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是“痣”还是“瘤”?自查牢记这六点
新京报 记者 张兆慧 编辑 岳清秀
2024-01-25 18:22

图/IC photo


近日,上海市同仁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孙旖在朋友圈分享了外婆被偶然发现身上的黑痣有问题,并接受治疗的经过。“和家人出游的一张照片,被皮肤科同事看到,提醒外婆的黑痣要及时手术,幸好发现早,特别感恩医院同事。”事后,孙旖妈妈把这段经历分享到社交媒体账号,获得一千万人观看,很多网友也因此留意起自己身上的黑痣。


“每一个人身上都长有大小不同、数量不等的黑痣。有学者统计,每个黑痣出现恶变的概率约为百万分之一。”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美容科副主任医师庄淑波曾介绍,虽然恶变概率较低,可一旦确诊黑色素瘤,恶性程度和死亡率都比较高。


正确认识黑色素瘤


恶性黑色素瘤是由皮肤和其他器官黑素细胞产生的肿瘤,与皮肤鳞状细胞癌及皮肤基底细胞癌共同组成最常见的皮肤三大恶性肿瘤。


黑色素瘤并非一开始就高度恶性,只有超越某个生长期才会向内脏器官转移,这个生长期定义为水平生长期。在这个时期,黑色素瘤呈现非肿瘤性生长。接下来是侵袭性水平生长期,黑色素瘤细胞即将侵犯但还未真正侵犯到真皮。


如果此时仍未被发现,黑色素瘤的生长将会进入下一个阶段,即垂直生长期,或称为肿瘤快速生长期。此时,黑色素瘤细胞开始在真皮生长,异常黑色素细胞明显增多。在这一阶段就会有扩散转移的可能。早发现、早治疗(手术)就可以完全阻止黑色素瘤的远处转移,95%的患者经手术切除后可获得治愈。


这些人是高危人群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软组织外科副主任医师徐宇曾在医院黑色素瘤中心微信公众号上表示,我国常见的肢端型和黏膜型黑色素瘤,更多与皮肤和黏膜慢性损伤、经久不愈的炎症刺激相关。


徐宇提醒,若皮肤存在慢性炎症、反复损伤未愈,或对皮肤上出现的皮损或肿块,自行切割、针挑、绳勒,或到不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激光、物理或化学消融,都可能促使黑色素瘤发生。建议人们对皮肤的色斑或病损进行治疗时,一定要寻求专业途径,不恰当处理容易导致严重后果。


在黑色素瘤高危人群的鉴别上,皮肤白皙比深色皮肤的人容易得黑色素瘤,特别是对日光敏感容易被晒伤的人;皮肤多发非典型痣或发育异常痣的人属于高危人群;红色毛发的人群可能存在色素代谢异常,也是黑色素瘤的高危人群;不注重皮肤卫生健康的人,也属黑色素瘤和其他皮肤癌高危人群;伴有遗传性的罕见皮肤病,存在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同样高危。


自查牢记这六点


“痣和黑色素瘤都是皮肤上的黑素细胞形成的,两者之间确实有关系,但两者也有区别。”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姚煜表示,预防黑色素瘤,牢记以下六点。


①每年查看自己及家人身上的黑痣有无明显变化:小于半厘米的痣均不考虑恶变或者新发的黑色素瘤,不必紧张。如果发现某个痣短期内明显增大、原来扁平的痣上突然出现隆起的小丘疹,或者隆起的痣边缘出现黑斑、痣突然出血、破溃,需要及时就诊。


②20岁后新出现大于0.5厘米的黑痣需警惕:黑色素瘤发生的高峰年龄在40-50岁,少数在20岁左右开始出现,30岁后逐渐增多。


③30岁后每年体检,查看全身皮肤特别是足底、五官等部。早期发现的黑色素瘤大多是原位肿瘤,及时切除后即可终身治愈。


④15岁后出现甲黑线需关注,发现甲黑线、黑斑不去“修脚店”轻易磨削、拔甲,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⑤外伤是黑色素瘤的重要病因,甲、足部外伤愈后变黑并缓慢增大,或外伤后形成慢性溃疡,需考虑黑色素瘤的可能。痣外伤后也易恶变,需加以警惕。


⑥不随意“点痣”:不少黑色素瘤是由于患者自行用“激光”或“药水”祛痣后诱发,若想祛除色素痣,请到正规医院皮肤科进行治疗,不要自行祛除。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兆慧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为什么总有人忽然就查出来癌症?全因为他们忽视了这9个“癌前病变”。
新京号
【北京榜样·最美义工】刘红云:志愿服务,奉献社会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