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央行关键时刻降准并调降再贷款、再贴现利率 如何影响信贷和汇率
新京报 记者 张晓翀 编辑 岳彩周
2024-01-24 21:07
此次降准后,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约7%,还有较大空间,未来仍将是补充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的有效工具。

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0%;自2024年1月25日起,分别下调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各0.25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降准合理适度,体现出央行多措并举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延续平稳增长依然可期。此外,降准为汇率稳定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也进一步打开银行为实体经济让利的空间。


降准有助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货币信贷有望延续较快增长


近期除了精准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加量续作995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推动落实新增5000亿元PSL(抵押补充贷款)等再贷款工具外,央行再度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央行通过各渠道投放了充足流动性,用实际行动践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大招迭出提振市场预期。同时,降准后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保持基本稳定,也没有大水漫灌。


央行综合运用降准等工具投放充足流动性,能为货币信贷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也能进一步激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需求。2023年末贷款、M2、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分别为10.6%、9.7%、9.5%,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央行此次降准和降低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为金融机构提供中长期和低成本资金支持,在稳住货币信贷总量的同时,稳住实体需求,更好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市场机构认为,近年来,央行的流动性规划愈发精准,能够科学区分把握影响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短期和中长期因素,灵活运用存款准备金、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各项工具进行对冲。


本次降准步长为0.5个百分点,释放了约1万亿元的中长期流动性,既能保障春节前现金投放的短期流动性需求,又能持续补充信贷增长的中长期流动性需求,体现了央行合理适度、呵护市场的积极信号。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量化宽松相比,降准具有不改变基础货币和央行资产规模、通过影响央行负债结构就能投放流动性的优势。此次降准后,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约7%,还有较大空间,未来仍将是补充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的有效工具。


降准为汇率稳定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2023年受内外部环境影响,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在年末企稳回升。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全年实现5.2%的经济增长,供给需求稳步改善,市场信心不断增强,2023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0827,较2022年末贬值1.7%,较2023年6月末升值2%。


今年开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延续平稳的态势。市场预计美联储今年大概率会降息,外部压力减轻。元旦以来,跨境资本流动平稳有序,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预期总体稳定,人民币汇率延续了2023年下半年以来的平稳走势。2024年1月2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1053,与上年末基本持平。


市场机构认为,年初降准降息体现了货币政策的前瞻性,有助于增强汇率稳定的基础。降准优化了银行体系流动性结构,可以激发市场活力,增强货币信贷投放的稳定性。同时,降准和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也降低了银行资金成本,进一步为银行让利实体经济创造有利条件。


在内外部环境仍有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央行这次选择年初降准,体现了货币政策继续做好逆周期调节,及早发力巩固国民经济恢复向好的基础,有利于持续改善宏观经济基本面,增强市场主体信心,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打好坚实的基础。


降准和下调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利率进一步打开银行为实体经济让利的空间


市场机构指出,此次降准进一步优化银行体系流动性结构,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当前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面临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的约束,突破方式是降低银行负债端资金成本。2022年以来,央行通过加强自律管理,逐步形成了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调整机制,主要银行先后四次主动下调存款挂牌利率,部分中小银行也跟着调整。央行此次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约1万亿中长期流动性,可以进一步优化流动性结构,为银行释放更多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为促进降低企业融资和居民消费信贷成本创造有利条件。


此外,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有助于银行获得更加优惠的政策资金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是央行旨在以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扩大涉农、小微、民营企业信贷投放的工具。1月22日国常会议研究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关举措,央行此次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支持“三农”、民营、小微企业发展。同时,相关再贷款利率下调也进一步降低了银行部分政策支持资金的成本,对稳定银行负债端成本,激励银行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此次降准促进了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空间进一步扩大。美联储预计2024年会降息,国内利率下行的外部压力减轻。前期银行主动下调存款利率、此次央行降准和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均有助于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实质上都释放了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的空间。我国各行各业都有追求“开门红”的传统,未来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银行年初抢客户放贷款的动力较强,也有可能主动下调贷款利率。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晓翀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10月LPR连续5个月按兵不动,未来货币政策或仍有宽松空间
财经
LPR连续四个月“按兵不动” 四季度降准降息能否迎“窗口期”
财经
潘功胜:“十四五”金融事业取得重大成就 我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财经
美降息黄金掉头下跌!十大券商把脉,股票、黄金、债券谁将领跑?
财经
央行将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更注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财经
暑期经济+政策红包发力,8月企业贷款、消费贷环比均回暖
财经
8月LPR“按兵不动” 未来你的房贷利率还会下降吗?
财经
7月LPR保持不变符合预期 未来房贷利率是否还有下调空间?
财经
上半年金融成绩单出炉:金融总量合理增长,综合融资成本低位下行
财经
央行: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财经
热门评论
186****6630
7天前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