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读报告|北京计划新增养老助餐点300个,养老服务将怎样发力?
新京报 记者 叶红梅 编辑 张磊
2024-01-21 19:08
北京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推广布局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老有所养是重大民生工程,我国近日印发首个银发经济政策文件,提出26条意见。而今年北京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北京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构建以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延伸的养老服务网络,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新建各类养老护理床位6232张,新增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232个、养老助餐点243个,老楼加装电梯822部。

 

对于2024年,报告提出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推广布局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优化调整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功能,建立健全全面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支持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为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普惠性照护服务。新建养老家庭照护床位2000张,新增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240个、养老助餐点300个,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让老年人更好安享晚年。

 

2024年将建设至少100家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在北京计划建设的养老服务网络中,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是主体,在去年12月7日发布的《关于完善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力争到2025年实现每个街道(乡镇)建成一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新京报记者2023年12月6日采访了解到,北京2024年还将建设至少100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据去年12月7日“北京市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系列政策”专场发布会上介绍,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也就是区域养老服务综合体,集养老服务供需对接、调度监管、社区餐厅、老年学堂、康养娱乐、集中照护等功能于一体。北京将形成以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为统筹,以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主体,以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延伸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做好做实老年人家门口的养老服务。

 

目前,北京首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已经于2024年元旦开放,既能满足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配置了社区餐厅、老年学堂、健康小屋和北康养e家居家服务区,又能提供机构养老服务,设置了托老服务区,配备14间28张托老床位。

 

2024年将新增养老助餐点300个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程度加剧、家庭少子化、空巢化趋势明显,高龄、失能、独居老年人数量持续增长,养老助餐服务已经成为最迫切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之一。

 

报告提出,2024年北京将新增养老助餐点300个。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郭汉桥在去年12月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2022年以来,北京市累计建成养老助餐点1770家,其中养老服务机构1246家,社会餐饮企业339家,老年餐桌、单位食堂等185家,覆盖4980个城乡社区、258万余人。”

 

据郭汉桥介绍,在推进养老助餐服务方面,北京将从三个方面发力。首先,全面布局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中心统一设置社区餐厅,重点发挥其养老助餐的主渠道及引领示范作用,就近就便解决老年人用餐不便问题。其次,科学布局老年餐集中配送中心和养老助餐点,积极发展“服务平台集成供、养老服务机构网点辐射供、社会餐饮企业分散供、中央厨房等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连锁供、老年餐桌补充供”等多元化助餐方式,进一步织密养老助餐服务网络。此外,搭建全市统一养老助餐供需对接平台,依托各类养老助餐点、北京市养老服务网及小程序,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制餐助餐相配套,市场化、可持续的养老助餐服务体系。

 

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老龄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会长黄石松此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养老人才紧缺是我国的现状,随着物质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北京老龄化尤其是高龄化不断加深,老年人对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突出。”而今年北京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

 

为加快建设一支储备充足、职业规范、稳定可持续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推动北京市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去年12月15日,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提出2025年前,对养老服务机构、企业负责人、老年社会工作者、养老护理员组织全员培训;培训1万名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人员。到2025年,全市建成3个养老服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一批养老护理见习基地;在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和家庭从事专业照护服务的养老护理人员总数达到2.5万名;每家三星级以上养老服务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社会工作者。

 

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编辑 张磊 校对 吴兴发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叶红梅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专题丨聚焦2024北京两会

相关推荐
汇总│北京五一期间餐馆暂停堂食 常态化核酸检测这些人员需注意
时事
如何看待当前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国家发改委回应
第一看点
从工地逐步“退场”的超龄农民工
时事
北京: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区的国有房屋减免6个月租金
第一看点
当“小镇做题家”成为连接者|专访安超
文化
​新闻8点见丨把脉A股年报:哪个行业人均薪酬最高?
时事
当前中国经济十问
第一看点
中国经济面面观
第一看点
北京市西城区委关于十二届市委第十一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第一看点
北京市昌平区委关于十二届市委第十一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