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低碳”再次成为热点词,北京市将继续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提高0.5个百分点。
那么现阶段,新能源车如何真正做到“低碳”?北京市又该如何提升绿电比例?企业端应该如何应对国际“碳关税”的新变化?新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资深主任工程师缪平。他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在碳捕集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也可将冀北地区风电资源更多地引进北京。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在碳捕集等领域取得突破
“看过了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能感受到‘低碳’是一个突出的亮点,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缪平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记者注意到,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构建低碳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提高0.5个百分点。加快推广绿色建筑,抓好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打造人人共创、人人共享的绿色家园。
此外,在2024年的重点任务清单和重要民生实事项目中,也设置了9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任务,涵盖完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等具体内容。
缪平告诉记者,“碳减排”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伴随始终,但实现“零碳”并不容易。“比如我们现在认为已经非常绿色的风电、光伏等本身也不能真正实现‘零碳’,只是排放量相对少而已,所以要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还必须从各方面来加强。”他认为,首先需要从先进技术方面着手,在节能减排、碳捕集等领域取得突破。
其中,“碳捕集”的原理就是将工业生产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捕捉起来进行提纯,然后再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循环利用,以达到降低碳排放的作用。
记者注意到,今年的市政府重点任务及民生实事清单内,就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强化绿色技术创新驱动,攻关氢能、储能、低浓度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等关键技术,扩大氢能源应用场景。
“像我们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从2009年开始就专门从事低碳领域的研究,开发了一系列与碳捕集相关的核心技术,这些技术应用未来肯定会走到前台,为更多人所熟知。”缪平说。
可将冀北地区风电资源更多地引进北京
“低碳”这个概念与老百姓越来越近,每个人都能说出两句跟低碳有关的事儿,“碳达峰碳中和”也正在走进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但在此时,一些问题更需要被更清楚地阐释。
缪平表示,“自驾车出行”就是交通领域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新能源车发展很快,在控制污染、降低碳排放方面成效显著,但评价车辆是否低碳,不能仅从用电还是用燃油的单一维度,“电力是否清洁”也很关键。
“现阶段,我国绿电比例还不高,用电量中绿电的占比只在三成左右,能源企业发电主要还是依靠煤电和火电的方式。”缪平表示,在大力发展新能源车的背景下,像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可以更多地引进更清洁的绿电。
针对绿电发展问题,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是,“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提高0.5个百分点”。记者注意到,此前,北京冬奥会的全部场馆就实现了100%使用绿电。从2024年1月起,北京近八成电动公交车也用上了绿电。
根据2023年北京市发改委发布的《北京市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方案(2023—2025年)》,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4.4%以上,力争达到15%以上。到2030年,比重提升到25%左右。
缪平认为,以目前北京的应用情况,距离实现这些目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推动北京的绿电应用离不开京津冀进行全面区域联动,可以不断完善技术,以更低的成本将河北张家口等冀北地区的风电引进到北京。
缪平直言,随着“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的临近,一系列“减碳”措施也正逐步落地实施,能看到政府的积极态度,但企业端对“碳”问题的重视还不够,应该加快转变观念,意识到“碳”问题的紧迫性,并付出更多的努力。
适应国际“碳关税”新变化,并实现“为己所用”
缪平告诉记者,现阶段国际社会对“碳”问题越来越重视,欧盟近期也发布了一系列“碳关税”方面的措施、政策和标准,会对国家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我们除了去积极适应这些变化,还应该思考如何去引领这些新问题,并实现‘为己所用’”。
缪平认为,就产业发展来说,“碳”问题关乎所有领域,最终也都会受到欧盟、美国或者日本等其他国家的“碳关税”“碳政策”的影响。
“我们国家的碳税现阶段基本上还是很便宜的,一定程度上也会让企业忽视对降低碳排的自我约束,可一旦涉及产品出口时,一些‘水土不服’的问题就会显现,导致企业成本快速增加。”
缪平说,例如,欧盟的“碳关税”依据并不只局限于产品本身,而是针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考量,涉及材料、能源、人力甚至运输方式,比如同一个产品“从中国出口到欧盟”和在“欧盟地区制造”相比,其碳税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及早掌握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碳关税”政策并进行协调、合作,在生产领域加快转型,加强新技术开发,企业端也需要对产品全流程进行“碳”规划,努力实现全流程低碳,把不利政策转化为我们的竞争优势。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编辑 张磊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