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杨利慧委员:在视力残疾人集中出行地区路口安装信号灯语音提示器
新京报 记者 行海洋 编辑 刘梦婕
2024-01-22 01:11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社会科学界别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利慧带来了一份关注视力残疾人的提案。提案建议,在视力残疾人集中出行地区路口安装信号灯语音提示器。


社会科学界别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利慧。受访者供图


提案提到,视力残疾人日常出行面临较大难题。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视力残疾人借助手机语音读屏软件走出家门,参与社会活动。但由于无法看到或看清红绿灯的状态,视力残疾人安全通过人行横道的难度很大。

 

“这个建议来自朝阳区残疾人活动中心主任苏丽波的调研,我觉得有责任以提案的形式,把它带到政协的平台,争取让更多人看到视力残疾人的需求。”杨利慧说,我国的视力残疾人数量不少,但日常生活中却很少看到他们出现在公共场所,这与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使用、视力残疾人便利化措施的普及程度有直接关系。

 

提案指出,目前,北京市部分人流聚集的路口已安装信号灯语音提示装置,但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人流多的路口未必是视力残疾人出行频繁的路口,服务针对性不强;有的复杂路口装有多个提示装置同时播报,视力残疾人无法准确判断交通信号灯的变化;有的信号灯语音提示装置维护不到位,出现故障时不能及时处置。

 

“有视力残疾人反映,原来部分路口可以听到信号灯语音提示,但后来听不到了。我们了解到,是因为有群众投诉产生噪音,尤其是晚间,后来就被降低音量或关停,导致视力残疾人无法正常收听。”杨利慧说。

 

对此,提案建议,在视力残疾人群体频繁出行的路口加装信号灯语音提示装置。可由残联等提供数据支持,交通部门根据视力残疾人出行需求,在全市范围内确定信号灯语音提示器安装计划,尽早实现视力残疾人集中出行地区路口信号灯语音提示器全覆盖。

 

对于调研中发现的噪音问题,提案建议,在信号灯语音提示器上设置开关功能,上下班高峰期开启语音提示器或加大音量;非上下班高峰期,根据时间降低音量或关闭信号灯语音提示器,既保障视力残疾人的安全出行,又不扰民。此外,安装符合新国标规定的信号灯语音提示器,解决多个方向提示器同时提示干扰判断的问题。

 

提案还建议,相关部门应鼓励科研单位研发智能信号灯提示器,将红绿灯信息转化为声音信息和无线广播信息,视力残疾人通过智能手机或智能穿戴设备即可与装置互联互通,获取路口无障碍信息。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行海洋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破解“大城市病”,北京做对了什么?
北京
破解“大城市病”,北京做对了什么?
新京号
《北京市消防条例》
新京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全文 |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新京号
全文 |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看点
中国AI大模型测评报告:公众及传媒行业大模型使用与满足研究
科技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