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市政协委员卢长林:偏远地区医疗帮扶需要新模式
新京报 记者 周怀宗 李木易 编辑 陈静
2024-01-20 23:27
当前,乡村老龄化现象尤其突出,老年病、慢性病高发,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尤为重要。

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在过去很长时间内,城市医生进入乡村进行帮扶,是平衡医疗资源分配、为乡村居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途径之一。但在大量的调研中,北京市民建界别政协委员、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卢长林发现,这种“上山下乡”式的医疗帮扶,也存在效率不高、持续性不强等问题,而随着技术的发展,远程会诊、网络诊疗甚至远程手术等都不再是难题,因此他建议转变现有帮扶的低效情况,打造具有我国特色的区域化、分级、分层和网络赋能的医疗帮扶模式和慢病长程管理体系。

 

北京市民建界别政协委员、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卢长林。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城市医生下乡,必要但需改进模式

 

看病难是我国医疗体系长期存在的普遍问题 ,尤其是对那些相对偏远和经济、医疗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地区,要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且优质的医疗诊治服务,就需要创新机制。

 

当前,大城市医生上山下乡进行医疗帮扶,是平衡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的重要方式,也是目前常用的方略 。卢长林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这种方式也显现出一些短板,“比如医疗资源浪费,往返路途上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也难以保证做到高效持续的医疗服务,同时, 医生在帮扶过程中,可能遇到非本专业的问题。再如,对慢病来说,这种帮扶难以形成持续有效的疾病管理模式,帮扶效果不显著。还有危急重症和复杂医疗的诊疗难以全面实现,某些特殊检查和治疗难以就地完成等。”他说。

 

类似的帮扶,在全球其他国家是如何进行的?又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卢长林介绍,美国对医疗服务进行网络全域内的整合,利用智能化手段,将医生和各级医疗机构关联在一起,再集约成系统性医疗服务网络,以提供集约的多重医疗服务。日本拥有相对完善的偏远地区医疗提供保障制度,通过设立偏远诊疗单元和远程诊疗等,对这些地区进行精准的医疗帮扶援助,以满足多重需求。同时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等智能化手段,打造多维度智能化的远程医疗,大幅度降低成本,提质增效。“这些方式,我们都是可以借鉴的。”他说。

 

用新兴技术,建立远程帮扶模式

 

“我们需转变现有帮扶的低效情景,打造区域化、分级、分层和网络赋能的医疗帮扶模式和慢病长程管理体系,形成上下通畅、横向联合的整体医疗帮扶体系。”卢长林说。

 

当前,信息和通信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智能化手机和通讯技术的革新,通过视频、音频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可覆盖式诊疗服务的模式已相对成熟 ,甚至远程会诊、遥控手术等也成为现实,卢长林建议,依托当地政府和医疗卫生系统,建立科学的远程医疗服务中心,通过远程网络方式,定期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诊疗帮扶,模拟门诊服务的模式,这不仅可以使患者有在上级大医院看病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就近得到优质且有效的医疗服务,还可节省患者和医生往返路途中的大量时间,同时有效节约国家资源,甚至部分医学专家可以利用碎片时间、一对一甚或一对多开展同质化诊疗服务,使我国现有的医疗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而对于当地难以处理的急危重症患者和疑难复杂病人,卢长林认为,首先可以与区域医疗机构或体系中的上级医院医生进行线上远程会诊 ,完成初步诊疗方案的制定,并可以根据患者情况定期沟通反馈协商,及时更新治疗选择、调整治疗方案,“还可通过远程会诊,制定相应的分级诊疗和转诊服务方案,甚至可实现跨区域的双向、多向转诊,在医疗专家诊疗指导下,患者也能回当地进行后续的治疗和康复,如此一来可以大幅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他表示。

 

加强培训宣教,提升基层医疗水平

 

新的医疗模式下,基层医护人员是实施初级医疗工作的主体,针对性强、专业易懂、与时俱进、全覆盖的医疗培训就显得十分必要。卢长林认为,可通过对当地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长程的远程培训,不断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当危急重症发生时,医护人员结合平时的培训内容, 辅以远程会诊帮扶和指导,就可以明显提升当地的医疗救治水平。

 

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卢长林建议,依托区域化的医疗体系,定期组织基层医护人员前往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和培训,还可开展“师带徒”等模式,让大医院医生定向培训当地骨干医护人员,此外,大城市、三甲医院的专业医生,还可通过多媒体视频或远程实时讲解的科普宣教方式,帮扶基层医生乃至患者。

 

当前,乡村老龄化现象尤其突出,老年病、慢性病高发,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尤为重要。卢长林认为,可通过网络信息和社交媒体赋能,利用微信、短信等途径,通过文字、电话和视频等方式,建立疾病分类、分层的医患互助管理平台和体系,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构建长程闭环的、有效的慢病管理模式。“如可以建立医患互帮互助微信群,对患者提供随访、日常问题答疑等服务,还可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工具,设计专业的管理软件,建立‘虚拟医生和虚拟医院’,协助患者找到专业对口的医疗专家,进行慢病的日常全维度管理。”他说。

 

定向医疗帮扶,仍然非常必要

 

据健康中国战略部署,要根据欠发达地区、偏远地区医疗资源的特点,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帮扶体系。而在当前,建立区域化、层次化、网格化和信息化的远程医疗帮扶服务新模式,可以让当地百姓享受到高水平、同质化的医疗服务,也可使慢病得到有效的长期健康管理。

 

不过,一些高危复杂手术,或者基层确实难以完成的医疗工作,又该如何进行帮扶?卢长林认为,可以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借助志愿者的帮扶活动等,不定期、定向开展目的性强、工作效率高的医疗支援工作。

 

“如严重的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在高原、山区人群中更为常见,当地医疗条件有时难以满足患者的救治需求,进而致畸致残。在明确诊断后,可组织一定数量的患者前往大城市、大三甲医院的骨科进行专科手术,术后平稳后,再回到当地进行康复训练,这样不仅提高了医疗救治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同时也有效帮扶了当地病患。再如复杂的心血管介入手术,往往仅需要1-2名高水平医师就可完成,在新的帮扶模式下,可以依托较大的地方医院,充分发挥社区等小的医疗单元,辐射整个区、县有手术需求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定期、定向组织高水平医师前往当地进行手术,术后再通过远程、长程、闭环的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和慢病管理,这种医疗帮扶支援更有效,而且也节省时间和经济成本。”他说。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陈静 校对 卢茜

展开全文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重磅!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北京
2022-1-12
医生多点执业:暧昧的既成事实
健康
2015-5-11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