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校长一定要防止经验的陷阱”,北京政协委员窦桂梅谈教育家精神
新京报 记者 冯琪 李木易 编辑 缪晨霞
2024-01-19 19:52
一个学科老师怎样成为那本孩子们百读不厌的厚重大书呢?

新京报讯(记者冯琪)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明日(1月20日)开幕。1月19日“我是委员”集体采访活动中,教育界别委员、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从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对教育家精神的理解。


1月19日,“我是委员”集体采访中,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分享教育观点。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30多年来,我教过语文,至今还在一线,当过近16年的班主任,有十几年做副校长、校长的经历,我想,弘扬教育家精神,关键要低头奋斗,把脚步落在践行上。”窦桂梅说道。


她指出,第一个方面就是坚守三尺讲台。“我们经常说把课上好是最崇高的师德,一个学科老师怎样成为那本孩子们百读不厌的厚重大书呢?首先从学科的角度,在教师专业操守的基础上,要成为孩子们敬重、喜欢的学科代言人,这是践行教育家精神的逻辑前提。”


第二方面是专注一间教室。基础教育离不开一个重要角色,就是班主任。班级是比家大一些的地方,该怎样经营像家一样安全、自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呢?这其中涉及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家校关系。


“在清华附小,我们设计了班级第一、第二、第三班主任机制。比如说我,还当第三班主任,采取每周‘一日蹲班’的方式走进班里,跟学生一起,80%的时间去看他们是怎么学习、生活,以及如何调节自己的。”窦桂梅表示,一日蹲班,可以帮助年轻教师更好地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更好实现因材施教。


第三方面,扎根一所学校。今天的学校不能是孤岛,而是国家、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长或者学校管理者要承担起让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地的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扎根在学校,校长要思考几个问题,一是如何让儿童站立在学校正中央,二是如何让教师站立在学校正中央,另外还要处理好校家社一体协同育人、同向育人的关系。


另外,窦桂梅强调,校长一定要防止经验的陷阱,也要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培养出新时代的生力军。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冯琪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李木易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专题丨聚焦2024北京两会

相关推荐
首都师大建校70年培养25万余名毕业生: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教育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理事长詹成付:慈善公益组织不能回避监督
公益
6位运动员谈青少年体育:全力以赴,用体育锻造身体与内心
公益
杜正贤:惊鸿一瞥邂逅了南宋太庙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