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用自然的方式,种出好风味的老北京菜
新京报 记者 赵利新 编辑 张树婧
2024-01-15 08:51
从丰富人们菜篮子、满足消费需求、保护种质资源和文化传承等方面来看,种植老口味的意义不言而喻。

据北京市种子管理站数据,自2019年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以来,北京市种子管理站共收集和征集到粮食、蔬菜、果树、经济作物等种质资源786份,其中包含“白马牙”玉米、胭脂稻水稻等优异老品种。

 

老品种对于今天的人们有怎样的价值?如何传承老品种?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名优蔬菜专家曹华。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名优蔬菜专家曹华。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摄


曹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食物供给极大丰富的今天,老口味的蔬菜和粮食作物,仍有相当规模的市场需求,尽管老口味农作物消费的群体属于小众,但从丰富人们菜篮子、满足消费需求、保护种质资源和文化传承等方面来看,其意义不言而喻。

 

曹华认为,老品种传承在当今社会是面临挑战的,一方面,老品种普遍产量低、抗逆性差,需要精耕细作,管护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在许多人口迁出量较大的北京深山村里,存在着大量种质资源,但是在以前,人们对这些资源缺少保护意识,再加上劳动力资源短缺,导致一些老品种流失。

 

曹华介绍,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市场再次出现老口味热。政府、企业和相关人士,开始着手寻找种子。原丰台区卢沟桥种子站的王振林,从20世纪80年代起,便把种子收集起来放在房柁上,每隔几年繁殖一次,后来家里有了冰箱,就用塑料袋包好种子冷冻储存。2009年,他将核桃纹白菜、七叶茄等种子,无偿提供给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帮助一些老菜“重出江湖”。

 

“种植‘老口味’蔬菜和粮食作物,确实比杂交品种所花费的生产成本要高。但是我认为,定位于‘老口味’的蔬菜种植基地,必须得种出完全符合传统风味的菜,绝不能打半点折扣。因为人只有吃到儿时的味道,才能和过去时空有一个奇妙的连接。”曹华说。

 

曹华认为,在种植过程中,要保持传统口味蔬菜的高品质和稳定产量,需要种植者尊重自然规律,将传统的生产技艺和现代高科技手段有机结合。他说种植者要做到这几点:首先是选用适宜本地区生长的品种;其次是选择适宜的环境条件;再者要选用有机肥料,尽量不用化肥;要采用自然的生产方式;要进行科学到位的田间管理;要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

 

“比如,现在很多老人说,小时候吃的番茄籽汁多,果味浓郁,那是因为番茄生长在室外,依靠大自然的昆虫授粉,而现在的很多番茄生长在设施里没有昆虫,这会影响果实质量。在设施里种番茄,应采取熊蜂授粉方式,这样生产的果实风味儿才能浓郁好吃。”曹华说。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付春愔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赵利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寻回老口味

相关推荐
目的地遵义,售罄!
新京号
宁波:海波鱼跃处鲜味尽尝
文化
平台消费写下“春”字文章,清明踏青经济火热
科技
川菜油那么多居然最抗炎?八大菜系应该怎么吃?
新京号
不容错过!2025荣成樱花节暨全民读书季定档周六!
新京号
京西山村里,香椿芽在洪水和大风之后重生
乡村
纪录片《牛奶是部文明史》:品牌价值与内容创新的共创与双赢
娱乐
一年关店785家,周黑鸭跨界找出路
消费
新开一门课!带你逛北大、清华
新京号
穿过书脊的窄门,走向春天|2025北京图书市集·春季场回顾
文化
热门评论
189****6777
7天前
点赞
一楠
7天前
口感极佳
萨尔
7天前
蔬菜的营养成分非常好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