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触顶、底价、流拍,2024年开年一线城市土拍加剧分化
新京报 记者 袁秀丽 编辑 武新
2024-01-11 23:36
一线城市土地市场开年首拍,既有触顶、底价成交,更有流拍现象,分化仍在加剧。

2024年伊始,一线城市的土拍市场既有触顶成交,也有底价成交,更有流拍出现。进入1月份,作为一线城市的北京、上海、广州住宅用地均有开年土拍。其中,北京推出住宅用地4宗,全部成交,2宗地块触顶成交,2宗地块底价成交;广州出让2宗住宅用地,全部流拍;上海住宅用地成交2宗,1宗地块触顶成交,1宗地块底价成交。


相较其他城市,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韧性较强,也是全国土地市场的风向标。在业内人士看来,从一线城市土地成交结果可以看出,今年初,一线城市土拍分化现象仍在加剧。


北京、上海、广州均完成开年土拍


1月4日,北京开启2024年第一场土拍,4宗地块全部成交,收金122.035亿元。其中,“大瓦窑双子”地块均触顶摇号成交,京能、中建信和各落一子;羊坊地块、房山拱辰地块均以底价成交,分别由中建壹品、北京城建摘得。这4宗地块出现明显的冷热分化。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关荣雪认为,相较之前丰台大红门地块遭22家房企争抢的激烈场面,北京2024年第一场土拍则较显理性。两宗大瓦窑地块意外火热,似乎成为北京本场土拍的重要关注点。整体来看,两宗触顶地块继续为北京市场注入了积极因素,令房企对接下来北京土拍市场仍然持看好态度,未来局部地块火热现象或时有发生。


1月10日,上海举行2024年首场土拍,出让2宗涉宅地块,分布于松江区佘山和泗泾板块,最终有1宗地块触顶摇号成交,1宗地块底价成交。其中,松江区泗泾镇地块经过56轮竞价,报价触及地价上限52.51亿元,转入竞高品质建设指标环节,进而步入摇号环节,最终由招商蛇口幸运摇中,成交价52.51亿元,成交楼面价17634元/平方米,溢价率9.33%。根据土地出让要求,该地块全装修住宅建筑面积应占总住宅建筑面积的50%以上,中小套型住宅建筑面积不得低于该地块住宅总建筑面积的80%,需符合绿色建筑二星级及超低能耗建筑指标,还有7%的公租房比例。


而松江区佘山地块仅有一家竞买人报名,最终由国贸以10.649亿元底价获得。根据土地出让要求,该地块住宅套数下限510套,全装修住宅建筑面积应占总住宅建筑面积的50%以上,中小套型住宅建筑面积不得低于该地块住宅总建筑面积的60%。


值得一提的是,1月9日,广州举行2024年首场土拍,出让2宗地块,全部流拍,总起始价为58.02亿元。其中,天河区黄村三联路地块总建筑面积5.82万平方米,起始价23.18亿元,折合楼面价3.98万元/平方米。对于流拍的原因,业内人士分析称,该地块体量小,可发挥的空间不大,再加上周边是大学、产业园,没有一手住宅,未来难以形成成片的居住氛围。


另一宗流拍地块为白云区金沙洲地块,占地约8.96万平方米,起始价34.84亿元,折合楼面价1.53万元/平方米。该地块原定于2023年12月29日下午竞拍,后延至2024年1月9日出让,但依然无人报价。


业内:核心优质地块维持一定热度


对于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一线城市的首场土拍,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核心优质地块维持一定热度,土拍分化现象仍在加剧。北京大瓦窑2宗地块吸引多家房企报名,丰台羊坊、房山拱辰地块均以底价成交。上海松江区泗泾镇地块经过56轮竞价、报价触顶,接受绿色建筑二星级及超低能耗建筑指标,还有7%的公租房比例,通过摇号成交,而松江区佘山北基地20A-04A号地块却以底价成交。广州2宗地块因为质量欠佳均流拍。由此可见,核心优质地块维持一定热度,一线城市土拍分化现象仍在加剧。


陈文静认为,在一线城市中,拿地主力仍是以央企、国企为主。2023年,一线城市中,央企、国企拿地金额占比均在六成以上,其中北京、深圳的央企、国企占比近八成。从2024年北京、上海首场土拍的参拍企业来看,均为央企、国企拿地。


“当前,北京、上海、深圳尚未调整地价上限,后续有望根据市场变化优化土拍规则,如部分区域取消或提升溢价率上限等,而在房地产市场尚未企稳下,中小房企资金压力仍在,获取优质地块难度将加大,央企、国企资金优势更为明显。”陈文静如此说。


从2023年全年来看,央企、国企在资金、开发经验等方面具有优势,成为拿地的主力军。其中,中海激战上海滩,联合上海西岸开发砸下240亿元,拿下今年上海的总价地王。


克而瑞分析人士指出,2023年,300城土地成交建面再度刷新近十年新低值。分能级城市来看,无论是成交建面还是成交金额,各能级城市土地成交情况均不及2022年同期水平。其中,一线城市的土地成交规模为2610万平方米,较2022年同期下降32%。除了北京土地成交面积同比上涨18%外,其余三个一线城市的土地成交面积均不敌2022年同期。未来,谨慎拿地的主旋律还将延续至2024年,在影响房企投资的两大因素——资金与预期未有明显好转之前,拿地意愿将保持弱复苏。从城市层面看,土地市场还将低热运行、持续分化,在城市和地块选择上,一二线城市及市区核心地块、配套完善地块将更受房企青睐。


新京报记者 袁秀丽

编辑 武新 校对 杨许丽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袁秀丽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房企年底“抢地” 11月300城土地出让金同比增长超两成
房产
分化加剧、点状高热 北京、杭州前7月土地揽金均超600亿
房产
土拍规则优化、房企审慎投资,一季度土拍有何看点?
房产
受春节影响,2月份土拍规模降至低谷、本土民企崭露头角
房产
1月份百强房企拿地额同比增四成 多地土拍溢价率走高
房产
前11个月百强房企拿地超万亿,哪些房企在核心城市“撒网”?
房产
广州成首个取消土拍限价一线城市 其他一线城市会否跟进
财经
六大关键词展望房地产未来趋势
房产
百强房企前十月拿地额超万亿 取消地价上限能否带热土拍?
房产
百强房企前三季度拿地8599亿,新政后重点城市土拍能否升温?
房产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