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数研所狄刚:数字金融密码应用正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新京报 记者 姜樊 编辑 宋钰婷
2024-01-11 21:15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姜樊)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在“2024金融密码创新发展大会”上表示,数字经济时代,金融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而密码技术是保障金融网络安全的关键,是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的基石。在数字金融服务多元化发展浪潮中,数字金融密码应用正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迸发出新的发展动力。


“数字金融新业态、新技术的创新应用需要密码技术的融合支撑。”狄刚表示,推动数字金融密码的转型升级、技术迭代、协同发展,对实现数字金融业务服务模式创新、减轻新技术应用潜在风险、促进新技术更好为数字金融业服务大有作为。


狄刚指出,数字金融中的数据交易流转,需在确保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数据的价值共享和有效利用。例如数字人民币系统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运营机构、账户机构、受理服务机构等众多相关方以及境外金融机构,在实现数据跨网络空间安全域流动、共享和使用的过程中,数据载体、数据安全域、数据交易角色都在不断变化,需借助同态加密、安全多方计算、分布式数字身份等新型密码技术来保障跨境交易全天候同步结算过程中的数据可控匿名与安全管控。


狄刚表示,数字金融场景下的新型密码技术应用尚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比如隐私计算技术方面,目前全同态加密等技术性能偏低,无法满足数字金融的海量数据交易流转的新需求,需进一步突破,另外,隐私计算的安全自证仍是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难题。


“数字金融领域密码应用需提前规划应对量子计算带来的威胁。”狄刚指出,量子计算的出现对现有密码体系带来威胁已成为行业共识,特别是近年来量子计算的飞速发展加剧了应对这种威胁的迫切性。


此外,狄刚还认为,数字金融领域需要移动终端安全芯片密码标准的供给与升级优化,推进安全芯片与商用密码算法的适配应用,例如目前金融行业使用较广泛的芯片安全通道协议主要是基于国际算法的SCP规范,该规范目前正在陆续更新且逐渐适配我国商密算法,因此也需依据国际标准修订情况,同步开展国内相关标准的更新迭代。一直以来,数研所高度重视密码核心技术研发,积极探索设计适用于数字人民币和金融科技的密码应用技术。


狄刚表示,下一步,数研所将深度推进数字金融场景下商用密码应用的创新,进一步巩固数字人民币安全防线。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翟永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姜樊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烟台网络正能量精品展播(十)
新京号
江小涓最新演讲全文:科技和金融“双向赋能”正当时
财经
2025贝壳财经年会即将启幕,聚焦中国经济开放与韧性共生长
财经
马上消费重塑长期主义增长模式,从规模驱动进阶价值深耕
财经
活力中国调研行|这个“城”,不一般!
新京号
贝壳财经年会激辩智能网联汽车路径:在安全边界下重构新生态
汽车
一周碳要闻:新能源央企加速奔赴资本市场(碳报第154期)
财经
407万人才汇聚,全球科创版图的“苏州坐标”正在崛起
时事
我和我的学科 | 马亮:管理学,探求众人之事与公共议题的奥妙
文化
“中国购”的行李箱里装了啥?京味儿冰箱贴一买好几十个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