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挑战完美主义》|每日一书
新京报 编辑 张婷 王菡
2024-01-10 18:15
2023年已成为过去。在2023年11月和12月我们选出了21本好书,侧重于挑选全年出版的、还未收到足够关注的好书,以及那些发掘我们身边被遮蔽的细节的书籍。本篇为《挑战完美主义》。

《挑战完美主义》 ,作者:(英)唐·斯塔利,译者:成琳 等,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10月


推荐理由:


提到“完美主义”,很多人会自然联想到成功人士,比如乔布斯、埃隆·马斯克,报道和传记中都写过他们对细节近乎苛刻的要求、做事追求极致。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文化中,完美主义被认为是一种积极品质,与成就密切相关。高标准、严要求是老师、家长们最喜欢挂在嘴上的说法。


完美主义是诱人的。我们甚至经常以此为自己的拖延和失败开脱,在劫后余生中沾沾自喜。即使知道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也难以做到。因为我们乐于自称完美主义者。但“完美主义”真的值得赞扬吗?成就的取得真的是完美主义的功劳吗?英国教育心理学家唐·斯塔利意识到“完美主义”背后潜在的巨大问题。她决心挑战任何可能促进或强化完美主义的观点,澄清大众文化中关于完美主义的误区,提升完美主义的“积极对立面”水平,写出了这本《挑战完美主义》。(她自己做研究、写书的时候也一直在努力避开完美主义陷阱,自称是“正在恢复中的完美主义者”。)


唐·斯塔利帮助过大量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她发现“完美主义”学生是一个高风险群体。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完美主义可能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是一种潜在的心理健康风险因素,与厌学、焦虑、抑郁、进食障碍甚至自杀具有高关联性。在这本书中,完美主义者的核心信念是“自我价值=不惜一切代价取得成就;没有取得成就=我一文不值”。(完美主义并不等于“总是竭尽全力”。)完美主义不仅关于学业、工作,更是一种关于“塑造个体愈合与周围世界联结的固有思维模式”。真实生活是混乱的,充满了不可预测、不可控的事件,这都是完美主义者难以忍受的,所以他们很容易陷入痛苦和无能感当中。


当下,被社交媒体主导的生活正在继续强化完美主义。家长、学校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帮助青少年抛弃完美主义信念。同时,怀着成长型心态看待孩子,也是帮助自己。


撰文/王菡

编辑/宫照华 张婷

校对/薛京宁


相关推荐
每日一福 | 致敬提灯天使,守护生命之光!
新京号
《跳楼机》的“专升本”:大众文化的评价标准变了吗?
文化
顶配搭档幕后对谈:为托尔金创作,是一种什么体验?
文化
《动物建筑》:人类如何与动物共享这个星球?
文化
“京和同心·四校联动 同谱团结书香曲”系列主题活动启动
新京号
约瑟夫·奈去世:他对特朗普最后的警告会否成真 | 新京报快评
观点
韩国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为何变得越来越冷漠?
文化
致敬最美劳动者,传承工匠精神——餐桌上的“魔术师”李荣
新京号
“弱女叙事”​:一场关于女性表达的伦理争议
文化
《必须冒犯观众》:“不失光亮地生活在世界上”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