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证监会:拟就投资者权益变动要求统一明确为“刻度”标准
新京报 编辑 宋钰婷
2024-01-05 19:43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为了正确理解与适用《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66号)第十三条、第十四条,我会起草了《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的适用意见(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达到5%后,其所持股份比例每增加或者减少5%(5个百分点,下同),应当报告与公告,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至公告后三日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长期以来,对前述要求存在“刻度”、“幅度”两种理解,市场各方未形成统一认识。“刻度”标准认为,持股比例达到5%及其整数倍时(如10%、15%、20%、25%、30%等),暂停交易并披露;“幅度”标准认为,持股比例增减量达到5%时(如6%增至11%、12%减至7%),暂停交易并披露。2019年《证券法》修订时又增加了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达到5%后,每增加或者减少1%应当披露的要求,对此,同样也存在上述“刻度”、“幅度”两种理解。从监管实践和境外经验来看,“刻度”、“幅度”标准本质上并无优劣之分,但两种理解同时存在,不便于投资者理解和操作,容易产生一些问题。


考虑到“刻度”标准在计算权益变动披露和暂停时点时更便捷,投资者只需关注自身的“静态”持股比例,无需考虑复杂的计算问题,有利于减少实践中投资者无意违规的情形,同时也便于市场及时了解重要股东持股信息和公司控制权变更风险,更能体现上市公司收购的预警意义。此外“刻度”标准还有利于内地市场对外开放,便于A+H股、沪港通、沪伦通、红筹企业投资者理解和适用 A股规则,进一步增进互联互通。因此,我们拟制定《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的适用意见(征求意见稿)》,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进行解释,就投资者权益变动要求统一明确为“刻度”标准,并明确由上市公司对因公司股本变化导致的投资者权益变动情况进行披露。


编辑 宋钰婷

相关推荐
罚单风暴来袭:财务造假等是重灾区,亿利洁能退市仍领2亿罚单
财经
推动经营主体有序退出,企业破产法大修引关注
时事
个人取款超5万仍需登记?多家银行问询用途,监管拟取消硬性规定
财经
《2025A股上市公司ESG卓越实践报告》
财经
上交所就发布实施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配套业务规则答记者问
财经
“可以不穿裙子了”,空姐原来这么无奈
新京号
产假如何影响了“她”和雇员结构?|新京报中文学术文摘
文化
《关于公用事业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第一看点
一周碳要闻:新能源行业密集“反内卷”(碳报第159期)
财经
监督涉企执法突出问题,行政复议被寄予厚望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