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
雌性哺乳动物的青春期、妊娠期及泌乳期,乳腺的成熟发育同时还需要各种激素及生长因子的调控,并随着乳腺发育阶段的不同,所需激素的种类及功能也各有不同。
乳腺的发育基本上是在个体出生后才开始的,其发育起始和功能的发挥高度依赖于脑垂体、肾上腺和卵巢分泌的激素等。
男性乳房发育,指的是男性乳房组织增生所致的肿大,有别于肥胖者脂肪堆积所致的乳房肿大。生理性的男性乳房发育可见于新生儿期、青春期和老年期。有小部分病理属性的,需作详细的病因学检查。
乳腺的发育程度取决于以上激素的水平,乳腺的发育程度取决于腺体组织对以上激素的敏感度程度,更取决于雌、雄激素的比值。
雌、雄激素之间作用的平衡对于性腺的发育,第二性征、生殖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
芳香化酶作为雄激素向雌激素转化的关键酶,也是雄性体内将雄激素向雌激素转化的唯一酶系。
基于卵巢甾体激素分泌的“两种细胞,两种促性腺激素”原理,黄体生成激素(LH)刺激卵泡膜细胞分泌雄激素,FSH影响下在颗粒细胞中雄激素芳香化为雌激素。
这种从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转换是随着卵泡在生长成熟过程中芳香化酶活性的增加而改变的。
男性青春期乳房发育多发生于10-16岁,50%-75%的男孩有暂时性乳房发育,其中,75%在两年内消退,90%在三年内消退。
健康的青春期男性如出现乳房发育,乳腺直径多≤4cm,类似女性Tanner II期,可有痛感,通常呈自限性。
如呈现巨大型男性乳房肿大,乳腺直径≥5cm,近似女性IV期时需认真排除病理性。此型无论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均不可能自退,需及时治疗。
临床可根据线索初步判断病理性还是青春期生理性乳房肿大:
如何治疗
病理性乳腺肿大患儿作病因治疗,排除病理性或暂不能确定的患儿,作如下处理:
01
生理性乳乳腺肿大 / 定期复查
轻度生理性乳腺肿大者,有90%能在3年内完全消退,此种情况一般不需要治疗,但需定期复查。如经过沟通后患儿依然有心理负担,可适当予以药物治疗。
02
巨大型乳腺肿大 / 多需药物或手术治疗
乳腺直径≤6cm,且病程少于4年者,药物治疗效果好,短期随诊复发率低。常用药物为抗雌激素药和雄激素类药物。
巨乳腺结直径>6cm,或乳腺肿大病程超过4年,药物治疗多不能使之消退,需进行手术治疗。
术后如复发可使用药物治疗。
庚酸睾酮
可提高体内睾酮水平,不被芳香化酶转化为雌二醇。一般用200nag,每3—4周肌肉注射1次。
三苯氧胺
能与靶组织的雌激素受体结合,阻断雌激素的作用。常用剂量为每日口服20mg。
克罗米芬
作用与三苯氧胺相似。每日口服50一100mg,约7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丹那唑
为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药,可减轻疼痛和乳腺发育的程度,但有水肿、恶心、脂溢性皮炎、体质量增加等不良作用。另外还有芳香化酶抑制剂及中药等。
外科手术治疗目前认为,当GYN病程较长,内科治疗难以奏效时,需给予手术治疗。大体可以分为3种,即脂肪抽吸术、开放式切除术以及脂肪抽吸联合开放式切除术。
主要指征:
①乳腺直径>4 cm,持续24个月不消退者;
②有症状者;
③可疑恶性变者;
④药物治疗无效者;
⑤影响美观或患者恐惧癌症要求手术者。
男性乳房发育大多是青春期一过性的症状,临床需要进行详细的查体和实验室检查以确定及病因。轻度生理性乳腺发育不需要治疗,巨大型及病理性乳腺发育,则需要根据病因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03
病理性乳腺肿大的治疗 / 针对病因
包括停药,治疗甲状腺亢进、营养不良、肾上腺疾病。对于性腺功能低下者,可使用雄激素治疗,但Klinfelter综合征患者或芳香化酶活性增高患者不能使用雄激素治疗。
本文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介绍
赵猛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简介: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青委;徐州医学会内分泌及代谢委员会委员;徐州糖尿病研究会理事。曾在北京、上海、苏州、合肥等地进行青少年发育疾病交流,参加协和医院生长发育PEEP培训。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