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看2024丨牧原股份高曈:元点发力 共创共享 共建未来
新京报 记者 阎侠 编辑 宋钰婷
2023-12-26 18:36


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2024年的中国经济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基调,并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一系列工作的部署下,经济预期能否抬升?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出台如何有力更有效?明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能否实现可持续增长?企业家们信心如何?


值此新旧交替之际,贝壳财经推出年度专题报道“看2024”,携手中国知名经济学家、学者和企业家,建言中国经济,助力中国经济复苏与繁荣。


贝壳财经约访了牧原股份首席财务官高曈。


牧原股份首席财务官高曈 图/受访者供图


贝壳财经: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科技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请问牧原股份在过去的一年中是如何利用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发展的? 2024年,牧原股份有哪些科技创新的计划或策略?


高曈:中国养猪行业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数量增长阶段→质量提升阶段→价值创造阶段”。当前养猪已从数量增长阶段进入质量提升阶段,未来将进入价值创造阶段。随着行业成熟度提升,低利润是行业常态,养猪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只有靠科技创新,实现创新者利润。


创新需要长期主义,向下扎根一百丈,向上奋力冲破天。30多年以来,牧原一直追寻成为创新者,牧原做法是从三层着力出发,从知识的元点发力,寻找技术的底层突破,实现创新者利润。


最近五年,牧原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很大,有16000人的研发团队,已经投入325亿元做研发创新。我们积极推进智能养猪,目前公司已研发出智能环控、智能饲喂、智能巡检等5大类30余种智能装备,同步搭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数字平台,200万套智能设备,每天产生10亿条数据,管理纵深到每头猪、每位员工、每台设备、每个猪舍,打破规模不经济的魔咒。


2024年,我们将持续围绕养猪20大技术做创新,以前沿技术成为养猪传统产业中的新质生产力,向消费者提供更便宜、更高品质的猪肉产品,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持续提升猪肉品质,提高养猪效率,推进养猪业绿色发展,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提升中国养猪国际竞争力,实现养猪强国意义重大。牧原要用科技创新勇攀巅峰,助推养猪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让中国从养猪大国走向养猪强国。


贝壳财经: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性。请问牧原股份在这两个方面有何计划和策略?你期待这些计划和策略将如何推动企业在2024年的发展?


高曈:养猪是一个传统行业,辛苦、周期波动大、猪病多、养猪风险大。在这样一个传统行业中,企业要想发展好,必须要不断变革创新,获得新的生命力。牧原要于艰难处开新路,坚定不移围绕20大技术做创新,致力于提升猪肉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创下一个新风口,推动中国从养猪大国向养猪强国进发。


作为全球最大的养猪企业,牧原要继续对外开放合作,共创共享。当前养猪还有600元/头成本空间,按照全国7亿头猪计算,养猪业还有约4000亿的价值空间可以挖掘,这是养猪行业的机会,牧原将继续与行业共享共创养猪技术与经验,与行业共同发展。


同时,牧原与西湖大学、河南农大等科研院校一起,构建开放产学研平台,重奖行业创新成果,促进实用性研发创新,解决行业难题,降低猪肉产业成本。牧原还构建开放产业互联平台,与全球头部种猪公司合作,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打造多方共赢、共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将优质猪肉变资源,做大做强中国猪肉食品产业。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阎侠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王心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阎侠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看2024:200位学者企业家把脉中国经济

相关推荐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成立“人工智能班”,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新路径
教育
回应住建部“好房子”要求 越秀地产发布好产品标准
房产
闪充、超充同台竞技,“油电同速”能否缓解充电焦虑?
汽车
【慈善资讯】中国社区慈善的独特价值、既有实践与未来发展(上)
新京号
未来产业|北京2万家智能机器人企业 近四成在海淀、大兴和通州
财经
澎湃新闻,专访芜湖市委书记宁波!
新京号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新质生产力热潮持续涌动——开年中国经济一线观察
新京号
新机构落地、医联体建立、两赛事开赛…雄安又有新消息!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