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举办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研讨会暨东城区研究型试点学校建设阶段性成果展示
东教印象
2023-12-22 22:30
进入东教印象阅读更多内容


 

2023年12月22日,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研讨会暨东城区研究型试点学校建设阶段性成果展示——五味本草蕴五育 文化自信永传承2023中医文化节,在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隆重举办。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所长佟德、主任蔡歆,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张娜,东城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尤娜及科室负责人,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崔楚民及部门负责人,东城区卫健委、东城区北新桥街道办事处、中国中医科学院、东直门中医院,同仁堂中医医院相关领导,史分“智库”家长代表参与了活动。

 

现场实况

 

首先,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崔楚民进行领导致辞。崔院长从“聚焦改革,研究教育真问题”“紧扣育人,打造质量新高地”和“多方联动,探索发展新样态”三方面深刻阐述了他对学校教育和研究型学校建设的感悟与理解。崔院长明确指出,党的二十大把教育事业放在了与科技、人才并行发展的一个更宏大发展战略中。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科技正在产生越来越紧密的联结。在这样一个“大格局”“大协同”的时代,东城教育、东城教科院也要带领学校、引导学校积极推进多方联动,拓宽办学视野,探索发展新样态。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书记兼校长刘力军向大家诠释了“聚智强师赋新能  研究实践促发展”的理念,将史家小学分校由学习型学校到研究型学校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实践成果生动地呈现在大家面前。2022版新课标要求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开展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方式达成培养目标。学校依据新课标要求,结合中医药文化特色探索有效推进教与学变革的实践模式,并作为学校重点项目整体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型学校试点建设。

 

 

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科研与教研紧密融合,共同引领学校的发展。科研主任孙玮玮和青年教师张兴分别就《为学生而变,为未来而教,相信研究的力量》《至广博,至深入,至未来——跨学科项目学习给课堂带来了什么》进行了交流发言。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也转变了教师角色。以真实问题或项目驱动,在实践中建构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次的研究是学校各学科教师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上的一次积极探索。

 

课堂实践新样态:研“项”课堂

 

中医文化节 五育共融合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穿越古今。史家小学分校以中草药文化为主题,充分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设计并开发了“悠悠百草香”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

 

 

 

本次项目式学习成果展示活动借助“中草药”这一文化载体,让学生不仅领悟到中草药的魅力,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通过实践提高了学生的交流协作能力,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真正让学生在“做中学,研中学,创中学”,同时为老师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会议的最后阶段,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张娜、北京市教育科学院副所长佟德进行了总结讲话。

 

 

讲话为学校提供了教育发展和研究型学校建设的新视角和新思考,并就研究型学校建设提出了几点希望:一是树立科研兴校办学理念,树立科研意识、提升学校品质;二是深化基础教育课题研究,立足实践做研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加强校本研究,培养科研意识、思想,形成科研思维,提高研究实效性。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科研团队建设,以开放的思想办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素材来源: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

 

编辑:东城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张灿

 

来源:东教印象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24家地市级教科研机构共建,数智课堂循证教研联盟正式成立
教育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祝贺!这所学校入选典型案例
新京号
追求高质量 构建新格局 | 北京市2024年研究型学校建设经验交流会在东城区顺利召开
新京号
聚焦课堂主阵地 推动教学质量提升(一)
新京号
【新鲜数智•发现启航】“科创未来 智汇新鲜”——新鲜胡同小学第二届发现节暨数智节纪实(一)
小记者
创办“父母课堂”、发挥家委会作用,北京多校分享家校社共育经验
教育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