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汇集名医 推进管庄中医传承与创新
新京报 记者 王鹿 王远征 编辑 岳清秀
2023-12-15 18:53

新京报讯(记者王鹿)12月15日,在管庄乡人民政府、中关村科技园朝阳园管委会、朝阳区卫健委主办的管庄中医药产业发展推进会上,原同仁堂王府井医院院长,北京明宏中医门诊部 (明宏医馆)院长王利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氏正骨法”代表性传承人、航空总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罗素兰,分别介绍各自发展的历史与特色以及对中医名医技能传承与创新的经验与思考。


“罗氏正骨法”代表性传承人、航空总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罗素兰。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朝阳区管庄乡中医药文化底蕴丰厚,在中医药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一批中医名医。其中,著名的双桥老太太罗有明1957年便在双桥一带建立中医诊所。1985年,有关部门拨专款建立“罗有明骨伤科医院”,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罗素兰表示,本次推进会营造了中医药发展的氛围,凸显了管庄乡中医药文化的特色。


罗素兰介绍,罗氏正骨法起源于明代,历经300多年的发展,已传承到第八代传承人。历代罗氏家族从医人员与从事学习、传承罗氏正骨法的医务工作者,通过努力不断地挖掘、搜集、整理并结合现代医学理论,逐步探索形成的一支独特的正骨流派。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在罗氏正骨法的各代传承人中,“双桥老太太”罗有明是罗氏正骨法的第五代传人,她将罗氏正骨法从河南带到北京,把罗氏正骨法发扬光大。罗素兰作为罗氏正骨法的第七代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奶奶和父母亲接触、学习正骨技术。从充当奶奶的小助手开始,罗素兰已坚持临床工作50余年。


罗氏正骨法以手法检查、手法诊断、手法治疗著称,包括22个检查手法及37个治疗手法,治疗范围除骨折脱位病以外,还有部分是筋伤和骨关节错缝损伤,这些手法的选择配伍使用,是疗效的基础。治疗需要因人、因病、因症选择手法搭配,因此疗效显著。复位、扶正、接骨、理筋、矫正错缝等为其手法特色,“三定点”“三兼治”“三核心”“五要素”以及“两轻一重”为其特有理念。其中,“正骨”“正筋”“正肌肉”的“三兼治”使罗氏正骨法在缩短骨伤疾病恢复期、避免后遗症方面独具优势。


在技艺传承方面,罗素兰还通过师带徒的师承模式,通过单位合作接受培养进修、实习学生的方式培养中医正骨人才,先后带徒近百人。毫不保留,绝不“留一手”,是罗素兰传承技艺的初心。为培养下一代学员,罗素兰对于学习人员有严格要求,特别强调在给患者治疗时,要精气神十足,避免懈怠。此外,罗素兰还为罗氏正骨法的推广、交流、宣传做了许多工作。


北京明宏中医门诊部 (明宏医馆)院长王利敏。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作为明宏医馆的院长,王利敏分享了如何抓住管庄乡中医药发展契机的思考和见解。“作为非医保医疗机构的经营者,要找准定位,明确服务人群,还要聘请名医,借鉴国医堂、平心堂等成功的发展经验,选择适合自己机构的名医。”王利敏表示,中医馆作为医保医院的补充,在专科定位方面可充分挖掘非医保病种市场,以优质的服务和确切的疗效赢得市场和患者的认可;在传承和创新方面,中医馆可在引进名医的基础上,从传承中医技能入手,建立大师工作室、名医工作站的分站等。同时与明宏中医馆临近的养生馆结合,打造集诊疗、养生一体的医养场所。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远征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与古道文化——管庄中医药产业发展推进会

相关推荐
我区10人喜获北京市劳动模范、8人喜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新京号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第一看点
千年文脉作轴,徐州彭城七里重塑城市更新标杆
时事
2025金扁鹊中医百强榜发布
消费
去年增收不增利,万店扩张后的一心堂该何去何从?
消费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专家团队赴雄安新区开展义诊活动
新京号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2025年“健康东营 你我同行”系列提振消费专场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雄安五四青年节系列活动全攻略来啦!
新京号
两会院士说|程京:尽早开发智能化移动健康检测车,把健康送下乡
时事
为什么是阜南?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