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热问|房屋交易签订阴阳合同,如何认定其效力?
新京报 记者 张建 编辑 杨娟娟
2023-12-09 17:02

近日,河北省衡水市民杜强(化名)向新京报记者反映称,自己在购房时,经中介人员引导,签订了两份合同,即“阴阳购房合同”。杜强想知道,一旦产生纠纷,相关部门会如何认定两份合同的效力?


解答:


对于杜强提出的问题,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戴金花律师介绍,在房地产交易中,确实存在“阴阳合同”的现象。两份合同中,往往“阴合同”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阳合同”是为了备案、办理贷款、避税等其他目的的合同。


在处理此类纠纷时,法院一般认定“阳合同”中,当事人虚假意思表示的条款内容无效。若情况更为复杂,法院往往会通过实际履行情况、其他关联协议等相关因素综合分析确立真实的合同。


戴金花律师强调,签订“阴阳合同”所要达到的目的往往都是违法的,比如避税、偷税行为。此类避税、偷税行为违反了我国税收管理规定,一般偷税行为都会受到行政处罚,数额较大或次数较多的,则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新京报记者 张建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卢茜

相关推荐
羞辱、“黄腔”、违约金,直播公司围猎未成年人乱象调查
时事
《 “临”听民声 “泉”心解答》 第五期(房产类专题),来啦!
新京号
《“临”听民声 “泉”心解答》第一期(人社类专题),来啦!
新京号
英氏米粉被曝存在异物,代工模式与研发投入受质疑
消费
新闻8点见丨明日高考!记者探访考点现场;马斯克与特朗普何以反目?
时事
陶 然:通过改革稳房价,可控缓慢下降是最好结果——深度解读房地产未来
新京号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取消后,谁在收割焦虑?
时事
助贷险高额保费调查:贷款30万保费9万,综合利率破24%红线
财经
新闻8点见丨北京风力依然强劲,减少外出;辞职看世界女教师怎么样了?
时事
解决预付式消费四大难题,最高法民一庭副庭长解读新司法解释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