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发布系列政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有哪些亮点?
新京报 记者 叶红梅 编辑 刘梦婕
2023-12-07 20:33
力争2025年实现每个街道乡镇建成一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12月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北京市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系列政策”专场。会上,北京市民政局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完善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的“北京模式”。


力争2025年实现每个街道乡镇建成一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实施意见》围绕加强养老服务体系统筹布局、优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等5个方面,明确了19项重点任务。在加强养老服务体系统筹布局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力争2025年实现每个街道乡镇建成一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其中,在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方面,重点打造具备养老服务供需对接、调度监管、社区餐厅、老年学堂、康养娱乐、集中照护等功能的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也就是区域养老服务综合体,形成以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为统筹,以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主体,以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延伸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做好做实老年人家门口的养老服务。


在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方面,严格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要求,开展已建成居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补短板行动。


在完善养老服务清单方面,建立北京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同时鼓励支持行业组织和市场主体定期发布市场化养老服务供给清单。


复制推广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


《实施意见》提出,优化加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实现标准化、品质化的居家养老服务轻松获取。聚焦90%以上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刚性需求,按照“培育品牌化市场主体、构建就地居家养老和异地康养社区养老两种养老模式、实现老年人各类养老服务需求全面覆盖”的工作思路,复制推广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深化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同时,健全线上线下相结合、制餐助餐相配套的多元化、市场化、可持续养老助餐服务体系。通过完善家庭适老化改造支持政策,支持发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等措施,加快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机构养老方面,着力推动机构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强化公办养老机构托底保障作用,支持国有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平等承接公办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管理,促进符合条件的街道(乡镇)养老照料中心转型升级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和机构,深化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以此进一步提升北京市机构养老保障水平。


旅居养老方面,依托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机制和京琼养老服务合作机制,发展质优价廉的异地康养社区和旅居养老,推动建立北京老年人“冬南夏北”候鸟式养老服务工作机制,鼓励支持北京老年人冬季到海南,夏季到河北、内蒙古等北方地区候鸟式旅居养老,满足90%以上活力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此外,《实施意见》还明确,针对老年人养老服务供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依托“北京养老服务网”和手机小程序,建设完善集供需对接、政策宣传、养老地图、养老助餐、人才招聘、京津冀协同、养老志愿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养老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困难老年人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机制,加强针对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度残疾、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的上门看望、电话问候等探访关爱服务。持续完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深入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加大养老服务经费保障,培育专业化养老服务队伍,加强基本养老服务统计,强化养老服务综合监管,确保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科学布局老年餐集中配送中心和养老助餐点


为更好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北京市民政局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N”个配套政策,对重点工作进一步细化。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程度加剧,家庭少子化、空巢化趋势明显,高龄、失能、独居老年人数量持续增长,养老助餐已经成为最迫切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之一。据了解,自2022年以来,北京市累计建成养老助餐点1770家,其中养老服务机构1246家,社会餐饮企业339家,老年餐桌、单位食堂等185家,覆盖4980个城乡社区、258万余人。


优化提升养老助餐服务也纳入了配套政策中。针对高龄失能、行动不便等居家老年人就餐不便问题,印发《北京市加快养老助餐服务发展的工作方案》,通过搭建统一平台,大力发展养老助餐点,织密服务网络,规范运营管理,构建具有北京特色、多元供给的养老助餐服务体系,让更多老年人吃上家门口的热乎饭。


具体来看,北京将全面布局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中心统一设置社区餐厅,重点发挥其养老助餐的主渠道及引领示范作用,就近就便解决老年人用餐不便问题。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将按照统一标准开展适老化改造、配备适老化餐桌和开展助餐服务,在服务保障辖区老年人助餐需求的同时,也可以面向社会提供市场化餐饮服务,保障养老助餐服务可持续运营。


同时,科学布局老年餐集中配送中心和养老助餐点,积极发展“服务平台集成供、养老服务机构网点辐射供、社会餐饮企业分散供、中央厨房等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连锁供、老年餐桌补充供”等多元化助餐方式,进一步织密养老助餐服务网络。


此外,搭建全市统一养老助餐供需对接平台,依托各类养老助餐点、北京市养老服务网及小程序,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制餐助餐相配套,市场化、可持续的养老助餐服务体系,丰富老年人居家用餐选择,采取多种方式支持为老年人配餐送餐,实现养老助餐服务供需精准匹配。


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吴兴发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叶红梅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来科博会!邮储银行北京分行邀你零距离感受“未来银行”
财经
符金陵:强化医疗、教育、养老、就业保障,支持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财经
支持稳市场稳预期,一揽子金融政策出炉,这些要点值得关注
时事
开招聘会、扩面企业年金,北京市人社局推44条措施优化营商环境
北京
人社部:将制定提前领取个人养老金相关办法
第一看点
权威发布|扩量、提质、增效!东营《关于提振消费的实施方案》如何影响您的生活
新京号
对话首席丨一揽子金融政策出炉,撬动的机遇与投资“火花”
财经
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李志起:回应痛点比堆砌政策更有效
北京
孤儿助学扩面提标,民政部全学段保障|新京公益4月播报
公益
延庆发布“免申即享”新政,为科技企业送“政策红包”
北京
热门评论
136****2136
7天前
老百姓的实事
186****6630
7天前
老有所养才能老有所依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