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新中考改革后,史地化生的课堂生活气息更浓了
新京报 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2023-12-05 10:33
运河中学东校区生物教研组组长牛方方表示,中考改革后,以提高考试分数为目标的机械训练少了,老师们更加注重将学科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中,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北京新中考方案,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列为考查科目,成绩不再计入中考总分,道德与法治笔试由闭卷调整为开卷……四门考查科目在教学上有哪些变化?如何引导学生和家长正确看待调整学科?近期开展的北京市中考改革质量月大调研活动走进通州、丰台和石景山相关学校,了解学校在教学方式变革、课程设置与安排等方面的变化。


创设生活情境让考查科目更“吸睛”


“这是咱们班同学的早餐照片,请大家随机选取一份,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它的营养成分。”在通州区运河中学东校区生物实验室里,教师陈莎正在带领七年级学生学习“人和动物的营养”。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面团、牛奶、花生、橙子等,动手操作了四组实验,从而认识了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通州区运河中学东校区生物实验室里,学生们正在分析早餐里的营养成分。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供图


记者注意到,中考改革后,史地化生四科的课堂上,多了些生活气息。运河中学东校区生物教研组组长牛方方表示,中考改革后,以提高考试分数为目标的机械训练少了,老师们更加注重将学科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中,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的地理课上,学生们要为旅行社制定私人旅游路线。这堂《一路赏民居,探“居”之地》是地理老师李香波的独特设计,用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气候对传统民居的影响,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气候对生活影响。


“在有限学习时间内,由提升答题技能转变为学生感兴趣愿意学,进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时代新人。我认为这是新中考改革后对于地理学科提出的更高要求。”李香波说。


丽泽中学初中部副校长陈丽娟表示,无论如何改革,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不变,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要求不变,学校积极调整学科教学方式,将课堂教学内容项目化,用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任务,加大课堂教学中的体验与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也增加了不少主题式实践性作业。学校还在筹备建立养殖种植基地,力求通过真实情境的设置,让学生乐于主动学习、主动研究,真正享受学习的乐趣。


道德与法治开卷强调知识举一反三


与其他考核科目不同,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方式调整为开卷。在各区中学结束不久的期中考试中,不少学校也紧跟改革步伐,该科目采用了开卷。


在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师都艳红看来,学生对开卷的理解很重要,“开卷考试并不是简单地把书翻到某一页就有答案,学生需要建构知识体系,消化吸收课堂内容。”在课堂上,学生们从材料中得出了结论之后,都艳红会让学生来举例说明观点,通过举一反三,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学科观点。


针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时政性比较强的特点,都艳红在课堂上设置了一个特殊环节——课前5分钟时事播报。由学生搜集近期国家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制作成简单的PPT,介绍新闻事件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副校长崔铁成表示,道德与法治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后,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拥有更充分的知识储备,教学方式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要更加侧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运用课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学科价值


从学校到家庭,老师、学生和家长对于北京新中考改革方案中相关调整科目的观念和态度,同样重要。不少学校专门召开家长会,帮助家长和孩子正确看待此次中考改革。


崔铁成表示,在家长会上,学校建议家长要从长远发展去正确看待史地化生,“初中并不是学业终点,不是只为了升学,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与此同时,考试形式变了,学校教育教学方式也要改变。崔铁成表示,通过项目式、实践活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下学期初,学校所有学科将以备课组为单位,通过项目式、跨学科评比,促进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成长。”


北京市通州区梨园学校、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东校区三所学校的负责人也一致表示,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对于学生综合发展都至关重要,要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创新课堂设计、开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实践活动等多种措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林师认为,面对新中考改革,关键在于引导师生家长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科价值和学习意义。在具体实施层面,要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愿学、想学的动力,使学生从学中获得成长与帮助,真正回归学科育人本质。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李劼 校对 付春愔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杨菲菲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育”见未来 | 如何让孩子真正爱上体育→
新京号
首次开卷考试,北京中考道德与法治科目试卷有哪些特点?
教育
“育”见未来 | 让孩子“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
新京号
2025年莆田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工作实施细则
新京号
最新一批AI受害者,是中小学语文老师
新京号
《求是》刊发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署名文章:锻造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新京号
北京援疆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 助力墨玉县提升教育质量
新京号
芜湖市教育局重要通知!
新京号
便捷智能、改革创新、开放共享!未来之城这样打造“未来教育”
新京号
未来之城如何打造“未来教育”
新京号
热门评论
爱诗一道光
7天前
我上学的时候最期待的就是实验课了
hinata
7天前
感觉还是少数学校能把动手学习纳入课堂吧
pablohoney
7天前
希望孩子们未来可以更有动力学习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