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新闻多一度丨国家卫健委再次通报:均由已知病原体引起
新京报 编辑 常江
2023-12-02 17:35
​12月2日,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目前我国呼吸道传染病感染状况如何?现在接种疫苗还来得及吗?患儿在家护理时家长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密集场所需要预消毒吗?这有你关心的8个问题。

Q1:我国目前呼吸道传染病最新感染状况如何?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根据监测,目前流行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均由已知病原体引起,都有相应的成熟治疗手段。未发现新病毒和细菌导致的新发传染病。详情>>>


Q2:目前病毒变异的监测情况如何?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表示,国家流感中心和全球多家实验室一直在开展流感病毒对抗流感病毒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流感病毒对目前的几种抗流感病毒药物都是敏感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对流感病毒是有效的。另一方面,我们关心的是流行的病毒与疫苗的匹配性,也就是病毒有没有发生抗原性的改变。


今年冬季接种的流感疫苗组份与去年冬季相比,现在主要流行的甲型H3N2亚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没有发生改变,与全球大多数地区流行的主要分支也是一致的。详情>>>


Q3:目前流感已经进入高发季,现在接种流感疫苗还来得及吗?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介绍,流感疫苗安全有效,也是一种成熟的疫苗,接种疫苗可以减少感染、发病,减轻疾病严重程度。当前为流感高发季节,对于之前没有接种的人群,现在接种仍然是有效的,建议大家尽早接种。


她表示,6个月以上人群都可以接种,尤其对于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感染流感后发生重症风险较高,接种疫苗能降低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详情>>>


Q4:中医药系统的儿科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今冬的儿童呼吸道疾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邢超介绍,目前,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中93%设置了儿科,二级公立中医医院中73%设置了儿科。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保障儿童健康中的重要作用,满足广大儿童中医药服务需求。


针对本轮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且均为常见病、医疗机构就诊量显著增加的情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积极应对,统筹安排。


一是指导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加强医疗资源统筹调配,加强发热门诊、儿科、呼吸科、急诊科等科室人员力量配置,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加开诊室、增加门诊号源、延长门诊时间、开设夜间门诊、开设周末门诊、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等方式,增加医疗服务供给,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二是面向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加强中医药防治儿童呼吸道疾病知识培训,提高基层中医医务人员病情识别能力,规范开展中医药诊疗,畅通转诊渠道,引导轻症儿童就近就诊,有效分流,缓解就诊压力。


三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指导各地结合本地地域、气候特征,研究制定呼吸道疾病中医药防治方案,对轻症儿童,积极应用中医药治疗,对于重症儿童,推动中医药早期介入,发挥中西医协同优势,提升治疗效果。


四是组织中医药专家,围绕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多渠道多方式向社会传播儿童呼吸道疾病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我们目前正在组织专家制定中医药防治儿童呼吸道疾病科普指南,着眼于疾病预防和改善恢复期症状,提供有针对性的中医药健康科普知识。


Q5:如果患儿选择居家护理,应该注意什么?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杨京华表示,在居家护理方面,家长首先要注意气温的变化。冬天往往是早晚气温会更凉,所以要跟着气温的变化来随时增减衣服。


二是要注意室内通风,通风对于减少室内病原的聚集是有帮助的。


三是最好不要在室内出现吸烟,还有疾病期间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去人多嘈杂的地方。


饮食方面,首先在生病期间,孩子营养要均衡,要丰富,但是也要特别清淡,要注意容易消化,适当可以摄入一些蔬菜瓜果,但是要避免一些不健康的饮食。


其次,也要注意尽量避免摄入一些辣椒、炸薯条等辛温的、煎炸的食物,也避免对肺脏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另外,孩子的脾胃功能相对来说是比较弱的,尤其是在生病期间,消化功能会下降,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孩子的食物一定要容易消化,尽量避免摄入一些高热卡的食物,更不要摄入一些甜品或者饮料等。


Q6: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调理,以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主任吴力群表示,穿衣方面,要根据气温,还有室内室外温度的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防止过冷过热,避免汗出受风受寒。


饮食方面,要注意规律饮食,膳食均衡。在北方地区天气寒冷,冬季可以适当进食一些温热、有营养的食品,比如牛羊肉、鱼肉等。但是,这些食物不可以过多进食,避免食积上火。冬季气候干燥,也可以吃一些像白萝卜、莲藕、梨、百合、银耳等这些润肺的食物。


冬季还要注意早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平时也可以给孩子进行一些小儿推拿按摩,比如说容易操作的小儿推拿,如补脾经,就是从食指内侧的指尖到指根,可以沾上爽身粉,从外往内推。还有补肺经,是从无名指的指尖向指根推。另外一个穴位就是揉板门,刚才杨主任也介绍过。此外推上三关,在手臂的内侧,腕横纹到肘横纹之间的一条直线,从外往内推的方法。此外还有揉足三里、捏脊的方法,都可以起到健脾补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


Q7:日常生活中,普通民众应该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介绍,一是要科学佩戴口罩。民众如果前往环境密闭、人群密集的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前往就医时,建议佩戴口罩,并且注意及时更换。


二是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者手肘遮住口鼻,另外像接触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施,咳嗽或打喷嚏后,要洗手或者进行手部的清洁。


三是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充足睡眠、充分的营养、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


四是要积极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是接种疫苗,通过接种新冠、流感、肺炎疫苗等,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发病和重症发生的风险,尤其是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儿童等重点人群应积极接种疫苗。


五是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建议尽量居家休息,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如果确需出行,要注意佩戴好口罩,以防将疾病传播给其他人。


Q8:在人员密集的场所是否需要进行预消毒?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介绍,在人群密集的场所,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是加强场所的通风消毒,室内定期开窗通风,适当增加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的消毒、清洁的频次,确保公共区域环境清洁卫生。


二是减少公共场所人员聚集。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博物馆、室内旅游景区等可实行预约、错峰等措施,及时动态疏导客流,避免发生人员的高度密集。


三是加强个人防护。在机场、车站、公共交通工具、农贸市场等人群密集或环境密闭的场所,应规范佩戴口罩,注意做好个人卫生,尽量避免习惯性用手直接接触眼睛、鼻或口,对于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儿童等重点人群应尽量避免或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感染的风险。详情>>>


资料来源:12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发布会文字实录、新京报


编辑 常江

校对 吴兴发

相关专题

关注丨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护指南

相关推荐
《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全文发布
第一看点
我的孩子就要在痛苦中死去,能否让他最后安宁
新京号
中疾控:全国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水平已下降到一定程度
时事
新闻8点见丨王星案嫌疑人“颜十六”到案;韩国检方起诉尹锡悦
时事
新闻8点见丨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今日开幕
时事
极端恶性事件发生后,恐惧焦虑的公众也是间接受害者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明年起法定节假日增加2天;中国航展昨日开幕
时事
新闻8点见丨中国登月服首次亮相;黎真主党领导人在空袭中死亡
时事
新闻8点见丨菲海警船故意冲撞中国警舰;国博结束暑期延时开放
时事
5问二次最高级别警报中的全球猴痘疫情
时事
热门评论
186****6630
7天前
没有神秘病毒🦠
136****2136
7天前
关注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