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最高检:随着境外电诈人员被抓回国,起诉电诈案件数量将持续上升
新京报 记者 行海洋 编辑 唐峥
2023-11-30 16:28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11月3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工作情况(2023年)》(以下简称《工作情况》)。《工作情况》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人数同比上升近52%,今后一段时期起诉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量将呈持续上升态势。


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数量同比呈明显上升趋势。最高检指出,随着打击治理特别是境外抓捕力度加大,2023年1月至10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3.4万余人,同比上升近52%。随着近期政法机关对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开展重点打击,大批在境外从事诈骗活动的人员集中被抓捕回国,今后一段时期起诉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量将呈持续上升态势。


起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下简称“帮信罪”)数量仍高位运行,但上涨幅度逐步放缓。2023年1月至10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帮信罪11.5万余人,同比上升近13%,涨幅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最高检表示,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对于出租、出售银行卡的行为设置了前置行政处罚,实践中对于行为人系初犯且犯罪情节轻微的,检察机关依法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后,反向移送给行政执法机关予以行政处罚;另一方面是,随着打击和风控力度加大,单纯出租、出售银行卡的情形逐渐减少,转而代之的是要求在“卖卡”的同时提供“刷脸”转账验证等帮助,这类行为往往符合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犯罪构成。


起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以下简称“掩隐罪”)数量激增,已成为仅次于帮信罪的第二大电信网络诈骗的关联犯罪。2023年1月至10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掩隐罪10.4万余人,同比上升近80%。最高检表示,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为规避刑事侦查和银行风控,“卖卡+刷脸验证”的行为逐步成为主流,原先以帮信罪打击的行为有一部分认定为掩隐罪;另一方面是,办案机关加大“一案双查”力度,同步加强追赃挽损,对于资产转移查控力度进一步加大。


起诉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数量快速上涨,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链条上的多发罪名。当前,随着境内打击力度加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大量向境外转移,且有组织地招募、吸收境内人员通过偷越国(边)境的方式赴境外参与实施犯罪。2023年1月至10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偷越国(边)境犯罪1.7万余人,同比上升5.3%;起诉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犯罪近2000人,同比上升近16%;起诉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犯罪5000余人,同比上升近75%。


编辑 唐峥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行海洋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称中国人是“行走的人民币”,跨境电诈仍需“追着打” | 快评
观点
退退退!春节假期订单噌噌下滑,泰国旅游还安全吗?
数据
罄竹难书罪 千里缉凶还——公安机关侦破缅北果敢明家犯罪案件始末
第一看点
今年1月至10月,全国办案机关紧急止付群众被骗资金2359亿元
第一看点
新闻8点见丨央行重磅新政“四连发”;WTT中国大满贯赛开幕
时事
重拳治理背景下,上半年共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2.5万人
时事
“暑假档”骗局调查:“蛋仔派对”游戏皮肤的诱惑
时事
“两高一部”:从重惩处电诈犯罪集团的组织者及幕后“金主”
第一看点
依法惩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发布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