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94岁老人的终身追求,只为莆田娃娃
今日仙游
2023-11-30 07:48
进入今日仙游阅读更多内容

 

 

谢敬通,上海市莆田商会永远荣誉会长、莆田市“新时代好少年·敬通奖”创设者。曾任上海市人防办副主任,退休后为国家人防地下工程建设培养数以千计技术人才。现年94岁的谢老,仍记挂着家乡学子,捐出一辈子省吃俭用的积蓄,只为情暖更多莆田少年!

 

“六一”儿童节来临,接到湄洲日报社邀约,参加庆祝莆田建市40周年“好山好水好家乡”主题征稿,我欣然同意,家乡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教育环境一年比一年好,作为在外乡亲,甚感欣慰。

 

家乡教育事业,尽我一份力量,是我长期以来的一个愿望。

 

我在部队从事国防建设34年,在上海市政府机关工作10年,在这漫长的44年里,我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事业上,而且在部队从事的是一些绝密工程,这就使我没有条件,也不允许参加社会活动,没有时间和精力为家乡做事。对含辛茹苦养育我的父母,对曾经帮助我的师友,我也没能好好回报,为此,我一直深感内疚。

 

 

1993年12月,在我退休前,组织上让我筹建创办上海三维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到2014年7月,我退出董事长职务。尽管投入21年时间和大量心血,原因种种,但我深知,在利益面前,万万不可计较个人得失。

 

这里我特别要提到,工作期间一次刻骨铭心的历险。1993年4月6日,我率上海市29位处级干部组成的考察团赴美国考察防灾工作,途中突遇恶劣气流,飞机直栽太平洋海面,幸亏飞行员在眩晕中猛醒,迅速拉起操纵杆,才避免了一场机毁人亡的惨剧。机上当场死亡2人,重伤90多人,轻伤百余人,我们考察团中就有9人重伤、20人轻伤,我身上6根肋骨骨裂,后经多方医治才逐步恢复。

 

 

我生于莆田,长于莆田,永远牵挂着莆田。莆田人重视教育、关心教育的优良传统,扎根在我的认知里,融注在我的血液中。我决定将自己多年存款全部捐献给家乡的教育事业。

 

回乡祭祖时,我和老家埭头镇的领导有了联系。从那时起,我不遗余力地投入到帮扶家乡发展教育。早些年,我对家乡的赞助,主要是改善学校硬件。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及市教育局的支持下,我设立了莆田市“美德青少年·敬通奖”。2018年改名为莆田市“新时代好少年·敬通奖”,每年从全市2000多所中小学中评选出200名新时代好少年予以奖励。2020年起,“敬通奖”超出奖励奖学范畴,1000元奖励金,转为1288元“书香悦读卡”,引导青少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莘莘学子受到鼓励,进步明显,我很高兴,将原定的10年捐资奖励计划改为长期捐助。

 

 

作为一名老人,我想对家乡的孩子们提出几点建议:青少年时期要培养爱心,要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还要爱父母,爱长辈,爱老师,爱同学,没有爱心的人在现代社会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青少年时期要抓紧培养意志和毅力。现在社会的条件比过去好了几百倍,但社会总归是社会,在社会上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困难随时都有,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与挫折。青少年时期要注意培养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正义感是要有是非观念,社会责任感是要有个人责任的社会担当。缺少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是不可能被社会所接纳的。青少年时期要努力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今年94岁,深刻体会到,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人生发展是不健全的。小学时我曾获得县运动会踢毽冠军,高中时是学校万米冠军。青少年时期要养成喜欢读书、刻苦读书、努力读书的好习惯,从小树立理想和目标,有梦想才有永不枯竭的动力。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理想和目标,往往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有一句格言“夯实人生的人格基础,就能奠基美好的未来。”希望咱们莆田的青少年从小打好人生基础,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志向,一起向未来。

 

2023年5月31日

 

 

END

 

来源:中共莆田市委宣传部、湄洲日报社

 

编辑:陈叶凡

 

值班主任:朱贞凡

 

审核:吴建辉

 

来源:今日仙游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大戏看北京12月16-22日文艺资讯丨胡廷江作品音乐会将启
娱乐
大戏看北京11月文艺资讯丨舞剧《人间四月天》展现林徽因传奇
娱乐
6点起床狂跑排队抢,打工人的出租屋冰箱配不上这些冰箱贴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