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全国已清除互花米草45万亩
新京报 记者 张建林 编辑 刘梦婕
2023-11-29 18:19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我国互花米草治理成效有了好消息。11月28日,在第二次全国互花米草防治工作现场会上,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福建、山东、辽宁、海南等省已完成全域范围内的互花米草清除,全面转入管护和生态修复阶段。截至10月底,各省已清除互花米草45万亩。


防治互花米草,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植物入侵之战。1979年,为促淤造陆和实施海岸保护,原产于北美东海岸及墨西哥湾的互花米草被引入中国。随后,互花米草在我国沿海地区迅速扩张,已成为沿海滩涂危害最大的外来入侵植物。目前,全国互花米草面积约100万亩。


互花米草是禾本科米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根系发达、耐盐耐淹、繁殖力强、种群扩散快和入侵力强等特性。作为海滩绿化先锋植物,1980年,被引入的互花米草试种成功,移栽至福建省罗源湾,并逐渐分布扩展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互花米草的繁殖和扩散能力超出预期。专家曾指出,这些肆意疯长的互花米草导致滩涂湿地的碱蓬生境内潮汐流减弱,水体交换能力变差。其后果是,抑制了碱蓬原生植被的演替,并迅速扩散造成湿地原生生境的破坏与退化,致使碱蓬植被生境丧失。


鱼虾和鸟类难逃其害。除了滩涂湿地提供的食物开始短缺,沿海贝类、蟹类等底栖生物也可能窒息死亡。迁徙而来在碱蓬生境越冬的鸟类没了栖息地。此外,在维持海岸带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的红树林如临大敌,生长速度较快的互花米草,会抢占红树林的生存空间,并逐步取代红树林的位置。


目前,针对互花米草治理存在技术零散、防控成本高、再次入侵及潜在污染风险大等技术难题。今年1月,国家林草局发布“互花米草可持续治理技术研发”应急揭榜挂帅项目榜单,鼓励研发防控技术体系。其中提到,项目研发时限2年,经费1000万元。


由国家林草局、自然资源部等多个部门印发的《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力争到2025年全国互花米草得到有效治理,各省份清除率达到90%以上。在专项防治工作要求方面,该计划还指出,将互花米草防治纳入林长制考核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重要参考。


在11月28日召开的全国互花米草防治工作现场会上,相关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调度显示,截至10月底,各省清除任务已完成45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的86%。


此次会议还强调,要大胆探索高效防治方式,以翔实周密的试点数据为依据,因地制宜采用切实有效的防治方法。以互花米草入侵前的自然生态系统为参照,按照“宜滩则滩、宜草则草、宜林则林”的原则,对清除区域进行生态修复。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建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新华社关注东营|在黄河与海洋碰撞处聆听和谐共生交响曲
新京号
小城看中国|山东潍坊寿光:“蔬”写全球农业新篇章
时事
权威发布|【改革矩阵+品牌赋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构建"1+6+3"改革体系 打造"十全事美"升级版
新京号
一周碳要闻:半年时间,4大氢能愿景基本实现(碳报第141期)
财经
花粉爆表,除了给树“洗剪吹”还能怎么办?| 新京报专栏
观点
北京市代表团开放团组,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京号
北京市代表团开放团组,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京号
北京市代表团开放团组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殷勇、夏林茂、雷军等代表答记者问
北京
床的小史:三分之一的人类故事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3月文艺资讯丨音乐剧《理想之城》书写奋斗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