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盘活居庸关、开放明永陵,昌平区文旅项目有望“上新”
新京报 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唐峥
2023-11-28 14:52

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11月27日,昌平区召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总结经验并安排部署未来工作。新京报记者从会上获悉,昌平区将持续推动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提升,并持续推出文旅新产品。其中,居庸关长城景区将有更多闲置空间被盘活,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十三陵,也正在推动永陵的开放工作。未来,游客们还将有机会通过“空中航线”观山水,观文脉,看京北昌平气象万千。


记者从昌平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获悉,近年来,昌平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据介绍,昌平探索“书店+”模式,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和培训指导,鼓励实体书店创新发展,实体书店的数量已提升到229家,万人拥有实体书店1.01家,位于全市前列。


据悉,今年1—9月,昌平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增速全市排名第4,全区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收入141.9亿元,同比增长20.2%,实现利润总额14.6亿元,同比上涨49%,吸纳从业人员9千余人,产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


文旅方面,昌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冯志明在介绍下一步工作时提到,居庸关长城将以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为契机,完成活化提升。


作为长城的重要关口,1998年居庸关长城正式对游客开放,至今已走过25个年头。这里长城的体量更大,相对于人们所熟知的八达岭长城,居庸关长城实则更为险峻。但如很多“上了岁数”的景区一样,作为北京老牌儿的长城旅游地,在新时代新阶段中,都面临设施和交通的升级改造。


冯志明介绍,昌平将对居庸关长城基础设施和环境做整体提升,同时盘活闲置空间、调整人车动线,打造沉浸式的场景和研学互动平台,并丰富文化演出和体育活动,“未来这里将是一个全新的居庸关,老的长城文化景观也将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另一边,作为北京七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十三陵也是北京老牌的5A级旅游景区。冯志明说,未来一段时间,昌平将推动7.3公里长的十三陵神路整体贯通,并开放石牌坊公园、推动未开放陵寝有序开放,现阶段,明永陵,即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的陵寝,相关准备工作还在推进中。


“十三陵要有正确的‘打开方式’。”冯志明介绍,未来,随着参观路线的优化,过去考古挖掘的现场,也有望成为研学展示的平台。他特别提到,十三陵作为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帝陵寝,一直吸引着许多对明文化有所认识和研究的游客、学者,未来,昌平也希望通过这种参观旅游路线的整体优化,吸引更多“快闪式”旅游群体,了解十三陵,了解明文化。


最后,冯志明还提到,昌平还正在规划“空中航线”项目,不久的将来,游客将有机会“打开”空中视野,“这意味着大家能坐在小型飞机上,观十三陵景区,看居庸叠翠,欣赏昌平的气象万千。”冯志明说,在优化改造过程中,这些文旅项目和景区将更便利,结合十三陵周边的村落和文创产品,还将为游客提供“吃住游购”全方位的服务体验,促进文旅农的深度融合。


编辑 唐峥

校对 贾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田杰雄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增加备货量、加派工作人员,北京餐企“备战”五一假期
消费
早安北京0321:最高气温27℃;北京发布春日十大赏花胜景地
北京
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浙江这么干!
新京号
北京建设五大平原新城,究竟新在哪里?
北京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
第一看点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一把手访谈丨平谷区区长狄涛:让“乡村优势”变成都市消费新引擎
北京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向“新”而行 大兴区全力打造宜居宜业永兴之城
新京号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