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普法进校园”活动走进西城两校,聚焦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
新京报 记者 冯琪 编辑 缪晨霞
2023-11-21 11:36
此次走进两所学校与同学面对面交流的是北京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三庭庭长孙铭溪。

新京报讯(记者冯琪)“同学们觉得自己依赖网络吗?”“你觉得互联网对你好的影响多,还是坏的影响多?”“如果你在网上发现了不良信息和有害信息该怎么办?”……11月20日,“e起首护 法润童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普法进校园活动分别走进北京市西城区奋斗小学、北京市第十四中学,引导同学们提升自身网络素养,抵制和防范违法犯罪侵害。


此次走进两所学校与同学面对面交流的是北京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三庭庭长孙铭溪。“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一样,也是要受到保障的。不上网几乎不可能,同学们偶尔还会上网课,甚至有同学希望以后从事人工智能方面的工作,这些都需要我们具备科学使用互联网的能力。也就是大家要规范自己的用网行为,提高自己的网络素养。”孙铭溪说道。


孙铭溪在北京市第十四中学进行普法活动。受访者供图


今年10月,《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引起社会关注。“我们之前都学习过《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等,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都讲了什么。它是由国务院颁布的,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在网络上的权利。”孙铭溪指出。


“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你们出门随便有人让你刷脸行不行?”“如果有些同学你不太喜欢,就去网络上公开对他进行一些不当的评价甚至谩骂,这样可以吗?”“追星的同学有没有在网上‘diss’过你‘爱豆’的对家?”……活动现场,孙铭溪从日常生活出发,向同学们抛出一个个小问题进行互动,以案释法、以案普法。在孙铭溪的引导下,两校同学们积极分享自己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的小故事,以及遭遇过的网络风险或者安全事件。


奋斗小学同学们与孙铭溪踊跃互动。受访者供图


活动中,孙铭溪围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出台背景及意义,重点讲述了未成年人上网情况、网络保护立法、个人信息网络保护、预防网络沉迷、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情形等内容,引导同学们健康用网,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抵制和防范违法犯罪侵害。


记者了解到,此次进校园活动由北京市委网信办主办,北京互联网法院、西城区委网信办、西城区教委协办,是北京市委网信办“e起首护”《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六个一”系列专项普法活动之一,旨在推动未成年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大保护”协同发力,提升未成年人网络法治意识和网络安全素养。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贾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冯琪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当相声评书遇上网络普法,西城区让法治宣传“活起来”
北京
送法到身边!北京网络普法掀热潮,市民点赞“接地气”
北京
“e起首护·网络法治星火行动”在京举办,小记者发出倡议
教育
乡村主播为网络普法代言,“e法润京华”活动走进平谷
北京
@庄儿里人,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法治宣传教育法来了!
新京号
银龄话担当 奋进新征程|全市离退休干部热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①
新京号
雄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拔节生长、日新月异
新京号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新京号
重磅!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新京号
受权发布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