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上在云南昆明吃米线,傍晚就到老挝万象喝咖啡。随着中老铁路的开通,朝发夕至出趟国,坐着火车出国玩已经成为现实。
11月18日,202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老铁路国际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研讨会”举行,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娄可伟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未来将构建中老铁路旅游产业网络,打造一批以昆明和万象为中心,涵盖中、老、泰、柬、越的跨境黄金旅游环线。同时,将进一步提升云南口岸的通关便利化程度,为往来中老两国的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娄可伟。胡妤雅 摄
已有近10万游客实现“坐着动车游老挝”
新京报:今年以来,云南旅游市场整体情况如何?
娄可伟:云南旅游市场恢复发展取得新成效可概括为快速增长、结构趋优、超出预期。具体来说,2023年1至9月,云南全省接待游客8.24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1%、32.9%,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34.4%、121.8%;游客结构趋稳向好,中青年游客成为云南省旅游市场主力军,年龄在23-45岁的游客占比达45.8%;“回头客”比例进一步增高,76.7%的国内游客是云南的“回头客”。
新京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班列自开行以来受到广泛关注,请介绍一下班列运营基本情况。截至目前,有多少游客体验了班列?沿途可以欣赏到哪些风光?
娄可伟:中老铁路国际旅客班列自今年4月13日开行以来,共运送旅客34.8万人次。近10万名游客体验了“坐着动车游老挝”“坐着动车游中国”的跨境旅行。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全程经停昆明南、普洱、西双版纳、磨憨,磨丁、琅勃拉邦、万荣、万象8座客运车站。我们重点推荐7条旅游线路,包括慢游春城之旅、寻茶普洱之旅、象往版纳之旅、探索万象之旅等,游客可以穿越热带雨林,探索傣乡,也可以在湄公河的游船上观赏落日余晖,还可以体验滑翔伞飞行、热气球日出等户外项目。
新京报:云南这一新兴的出境游方式是否会与其他省份的旅游资源形成联动?
娄可伟:中老铁路国际文化旅游经济带的建设是我们探索“铁路+出入境旅游”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尝试,综合考虑中老铁路沿线的资源特色、发展基础,结合客源市场需求趋势,未来,我们将与周边省市共同在文化和旅游发展方面积极探讨、合力形成旅游资源联动机制。
构建“一带两圈”旅游发展格局
新京报:中老铁路的开通对推动旅游市场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娄可伟:中老铁路的开通对于拉动云南旅游市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中老铁路的开通大大提高了游客的出行便利性,缩短了旅行时间,使国内外游客可以更加方便地到达云南旅游,提升云南入境旅游市场。另一方面,中老铁路的开通也使得云南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开发和推广,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旅游选择和体验。
中老铁路的开通对于老挝和澜湄区域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中老铁路的开通加强了老挝与中国的联系和合作,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和老挝之间的产业合作、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对于澜湄区域来说,中老铁路沿线为澜沧江-湄公河区域一体化发展起到了先导作用并作出了示范。中老铁路叠加《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政策红利,将极大释放澜湄区域贸易、物流、旅游等产业潜能,促进澜湄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新京报:云南文旅部门在推广中老铁路旅游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何计划?
娄可伟:在推广方面,我们积极推进中老铁路国际文化旅游经济走廊建设,同时,秉承合作开放的理念,聚焦机制完善、业态创新、平台搭建、产品开发、形象提升等,积极推进中老铁路国际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走深走实。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自4月13日开行以来,受到中老两国民众的欢迎。中老铁路跨境运输呈现客货两旺态势,不仅方便沿线民众出行,推动两国旅游产业发展,也对促进两国经贸往来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产业共促,提高中老铁路旅游影响力。以市场规律为导向,构建中老铁路旅游产业网络。加强旅游线路共推,打造一批以昆明和万象为中心,涵盖中、老、泰、柬、越的跨境黄金旅游环线,着力构建以中老铁路国际文化旅游带为先导,联合“澜湄旅游圈”和“孟中印缅尼旅游圈”的“一带两圈”旅游发展格局。
聚焦市场共育,壮大中老铁路旅游竞争力。立足全球大市场,积极开展国际旅游市场推广,构建更加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新格局。
聚焦平台共建,发挥中老铁路互联互通引领力。积极搭建政府部门、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国际组织等多元参与的中老铁路国际文化和旅游带联合体。积极参与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为“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发展贡献力量。
将编制中老铁路文化旅游经济带总体规划
新京报:目前,中老铁路国际客运和跨境旅游还有哪些突出问题?如何解决?
娄可伟:目前,旅游政策供给、沿线城市和地区的旅游规划以及旅游产品供给方面还有待提升。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提升云南口岸的通关便利化程度,为往来中老两国的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在规划设计层面,我们将继续加强中老铁路沿线城市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和企业直接的协同,编制中老铁路文化旅游经济带总体规划,推动旅游资源有序开发。
同时,我们也将深入推动中老铁路沿线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业态供给的提升,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旅游环境和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新京报:云南旅游要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文旅部门有哪些打算和计划?
娄可伟:2019年《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政策措施》印发,提出在农业、基础设施、产能、经贸等方面深化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十个年头,云南省将持续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明确文化和旅游辐射南亚东南亚路径和渠道,践行云南省委省政府“3815战略”目标,聚焦云南文旅园区、政策研究基地的建设和文旅人才的培养,奋力开创云南文旅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局新面。
下一步,云南将深入推动《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三年行动(2023-2025)》中关于文化润滇、旅游兴滇、实施文旅项目高质量建设、培育壮大经营主体等任务要求,积极与周边国家共建跨境旅游走廊,培育打造跨境旅游精品线路,持续推进边境旅游试验区和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同时,不断加强文化旅游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一步深化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等。
■链接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沿途7条推荐旅游线路
1.慢游春城之旅
作为中老铁路的起点,云南昆明拥有“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春城花都”“中国健康之城”的称号,游客可游览东风广场、金马碧鸡坊、翠湖圆通山、滇池、世博园、斗南花市等景区景点。
2.休闲玉溪之旅
玉溪有“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这里是“地球生命起源地”。线路以“铁路+公路”为主要交通方式,以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寒武纪小镇、抚仙湖运动为旅游体验内容。
3.寻茶普洱之旅
曾经的茶马古道,让普洱走出大山;今天的中老铁路,让普洱深度融入中南半岛。线路以“茶马古道、云滇驿站”为主题,以“铁路+公路”为主要交通方式,游客可以打卡全球首个茶文化世界遗产地——景迈山,在茶马历史文化的时光隧道中重走茶马古道驿站古镇——那柯里。
4.象往版纳之旅
西双版纳是中国唯一的北回归线上内陆热带雨林城市,从这里“出走”北上的大象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保护野生动物上取得的重要成果。线路以“铁路+公路”为主要交通方式,游客可穿越热带雨林,探索傣乡里的告庄西双景、野象谷、大佛寺、傣族园与中科院植物园等景区景点。
5.隐世王都之旅
老挝琅勃拉邦以其精致而古朴的建筑、庄严而神秘的寺庙闻名于世。线路以“铁路+公路”为主要交通方式,游客可到访王宫博物馆、香通寺、普西山与洋人街夜市等景区景点,也可以在湄公河的游船上观赏落日余晖。
6.山水万荣之旅
老挝万荣被称为户外爱好者的天堂,线路将当地户外运动深度融入旅游线路,皮划艇漂流、溶洞探险、滑翔伞飞行、热气球日出、射击体验等户外体验项目应有尽有。
7.探索万象之旅
线路以“铁路+公路+航运”为主要交通方式,游客可以走进庙宇林立的“檀木之城”万象,在塔銮寺、凯旋门、香昆寺与老挝国家博物馆感受老挝首都的城市文明。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白爽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