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白酒分化加剧,名酒企向创新要新增长曲线
新京报 记者 秦胜南 编辑 祝凤岚
2023-11-16 11:35
前三季度白酒企业成绩亮眼,但行业分化加剧,向头部品牌集中。

今年前三季度,茅台及五粮液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长,洋河股份、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古井贡酒等多家酒企则实现前三季度业绩跑赢去年全年的亮眼成绩。

白酒企业前三季度成绩单引发“酒企集体迈向高质量发展”热议的同时,多家电商平台发布的双11战报中,茅台、五粮液、洋河、汾酒、泸州老窖、习酒、郎酒、剑南春等名酒品牌,以“破亿”“增长超100%”等关键词,反映出白酒消费升级的趋势。

业绩亮眼的同时,白酒行业还呈现出分化加剧、向头部品牌集中的特征。华安证券在其研报中提到,“白酒三季度整体走势十分强劲,分化程度加大”。在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秦书尧看来,全国白酒产业呈现的“马太效应”在未来几年可能更加明显,酒业到了创新爆发的分水岭,迭代式创新是未来发展趋势。

新消费时代悄然而至,创新成了中国酒饮市场中众多酒饮品类的共同命题。从线上营销、数字化转型到跨界联名、产品创新......白酒企业在创新中不断试水,寻找着新的增长曲线。

白酒分化加剧

对于白酒第三季度业绩,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洋河股份、山西汾酒、今世缘、伊力特、岩石股份(上海贵酒)营收和净利润均跑赢去年全年;泸州老窖、古井贡酒、顺鑫农业(酒类业务)、金徽酒等多家酒企实现了营收或净利润超过去年全年。

白酒整体呈现出的加速度反映出行业高质量发展,但也体现了白酒分化加剧。数据显示,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泸州老窖五大白酒上市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共计近2448亿元,净利润总和约1059亿元,前三季度盈利之和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同时,高端白酒市场占比持续提高,前三季度“茅五泸”营收在白酒板块中占比提升0.49%至60.41%。

而20家A股上市白酒企业中,前三季度50亿元营收以下的酒企占比超一半。反映出头部与尾部分化加剧;另一方面,营收百亿元以内的酒企业绩分化也在加剧,比如今世缘、舍得、迎驾贡酒、口子窖营收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而水井坊与酒鬼酒业绩持续承压,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4.84%和38.54%,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08%和50.75%。

“总体来看,白酒产业正在集体迈向高质量发展。在整体产能、销量下滑的背景下,以上市白酒企业为代表的龙头酒企依靠品牌、渠道等进一步挤压中小酒企而保持增长甚至高速增长。”对于前三季度上市酒业的业绩表现,资深酒水行业研究者欧阳千里认为,于未来而言,市场依旧会无限向头部品牌集中,中小酒企会逐渐特产化失去全省甚至全国的竞争力。

头部品牌成双11热门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名酒品牌的双11业绩也印证了白酒消费升级趋势以及市场对品质、品牌的青睐。

公开数据显示,京东双11开启后的前28小时,泸州老窖、茅台、今世缘、国台酒、舍得酒业成交额同比增长30%、70%、90%、105%、180%,口子窖同比增长558%。

拼多多战报显示,双11大促前三天,茅台、五粮液、洋河、汾酒、泸州老窖、剑南春等白酒整体销量同比增长100%。

天猫双11(10月24日至11月10日)酒水行业直播成交破18亿元,成交同比增长628%,带动国产白酒增长超过250%。茅台、五粮液等品牌成交破亿元,郎酒、习酒等成交增速超100%。另据天猫发布的双11期间(10月31日至11月11日)酒类店铺销售榜单中,五粮液、剑南春、汾酒、郎酒、习酒、洋河、泸州老窖等官方旗舰店的销售位列前十。

2019年以前,大多数商品主要通过传统线下销售渠道进行流通。如今,中国的白酒企业积极应对,纷纷开设官方电商旗舰店以及直播间,以全面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并不断取得新的销售增长。

有数据显示,2022年白酒在即时零售渠道上的销量同比2020年增长554%,增速远高于总体市场增速。据中国酒业协会统计,2022年,五粮液的线上营收达到42.48亿元,相比2020年的19.56亿元有了显著增长。泸州老窖新兴渠道运营模式营业收入逐年递增,从2020年的7.53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4.63亿元,近乎翻倍增长。汾酒在2020年的营业收入为7.59亿元,到2022年实现了高达80.11%的增长,达到了17.15亿元。另据茅台发布的数据,2022年,“i茅台”数字营销平台的销售收入约为118.83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通过“i茅台”数字营销平台实现酒类不含税收入93.39亿元。

“通过在线拓展销售渠道,酒业能够获得更广泛的市场覆盖,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加销售机会,并与消费者建立更密切的关系,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商机和长期收益。”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曾表示。

创新中寻找新增长曲线

11月11日至12日举办的“创新·未来”白酒行业创新与发展趋势峰会上,谈及白酒行业的发展趋势,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秦书尧认为,全国白酒产业格局向核心产区集中,产区内部格局向优势酒企集中,这种“马太效应”在未来几年可能更加明显。

秦书尧同时指出,白酒企业唯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分享行业长期红利;只有不断创新,白酒行业才能保持长久不衰的生命力。“酒业的确到了一个创新爆发的分水岭,绝不仅限于白酒开启直播这样的点状事件,而是整个行业的迭代式创新。在品类、香型、价位、光瓶、带货等种种风口之上,创新才是最大的‘风口’。”

中国酒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周期,白酒企业已经开启了多维度的创新之争,这其中就包括跨界创新。在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鄢克亚看来,行业正在进入“白酒+”时代,多领域、多层级的场景均能通过白酒加以链接,“‘白酒+’时代,产品越来越细分,对企业多产品操盘能力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其中,在场景营销中,“白酒+文化”“白酒+旅游”“白酒+体育”等产品跨界营销成为酒企品牌创新赋能的重要一环。如泸州老窖、水井坊等打造沉浸式歌舞剧、舞台情景剧,联合培养年轻消费人群对品牌文化的认知。

从产品创新中,“白酒+”也已成为当下的新趋势。从白酒冰激凌、酱香咖啡、酒心巧克力到白酒鸡尾酒,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汾酒、古井贡酒等头部名企纷纷试水。日前,由泸州老窖及旗下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风味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发布,此前泸州老窖还曾尝试与茶百道、奈雪的茶等茶饮品牌联名。

“低度”正在成为白酒酒企产品创新发力的新方向。今年春季全国糖酒会期间亮相的洋河33.8%vol微分子升级版,释放出洋河在“轻白酒”市场的战略布局。目前,五粮液正在大力研发低度酒体,满足消费者多元喜好。近期,泸州老窖联合晓醉推出的首款白酒风味气泡酒,0糖0脂低度。上海贵酒在品牌年轻化方面有不少尝试,包括出圈的低度酒品牌“十七光年”等。

在向创新要新增长曲线的过程中,不少企业已经尝到了甜头,比如茅台酒店以及冰激凌业务2023年上半年营收2.24亿元;茅台与瑞幸咖啡推出的联名“酱香拿铁”9月4日首推当天单品销售超1亿元;9月,五粮液与金巴厘跨界合作的“五谷罗尼”鸡尾酒已登陆全国500多家酒吧。

“跨界创新、数字化转型等有助于提升品牌价值感,在更多年轻人心中重塑品牌印象,实现品牌的渗透。”白酒分析师肖竹青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在共情和共鸣的影响下,通过创新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成为各大酒企努力的目标。


欧阳千里认为,对于酒企而言,创新要基于“酒+”,寻找到新渠道、新模式、新场景,就能够创造出新的增长曲线。


新京报记者 秦胜南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秦胜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多家名酒品牌推出光瓶酒,能否搅动大众价格带竞争格局?
消费
五粮液亮相大阪世博会,分享“和美价值”、贡献“中国智慧”
消费
连续四年保持增长!珍酒李渡发布2024年业绩公告
商讯
华润啤酒侯孝海:中国白酒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新成必然趋势
消费
当非遗酿造遇见“数智”表达,古井贡酒积蓄穿越周期新动能
消费
中酒协宋书玉:酒业不能陷入低价竞争,也不能盲目追求高价
消费
糖酒会观察:杂牌酱酒逐步退场,区域酒厂发力自有品牌
消费
破产重整迎来进展,昔日“徽酒一哥”能否获得新生?
消费
隐秘交易的“低价名酒”:声称开盖、换瓶后出售,只卖老客户
消费
七度携手博鳌,五粮液“以和美 敬世界”
消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