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爱的终结:消极关系的社会学》|每日一书
新京报 编辑 申璐 张婷
2023-11-15 16:37
在10月,又有不少精彩的新书出现在我们的阅读视野中。我们从中选出20本不同类别的优秀书籍推荐给大家,本篇为其中的《爱的终结》。

《爱的终结:消极关系的社会学》,作者:[法]伊娃·易洛思,译者:叶晗,版本:浦睿文化|岳麓书社 2023年9月 (海报设计:刘晓斐)


推荐理由:


随着“浪漫爱”叙事的松动,个体能够以自由和自我实现之名拒绝、或随时退出一段关系,这一度成为现代主体引以为傲的情感革命成果。一旦亲密关系中的一方捕捉到“自我价值的威胁”,时下流行的情感与性自由风尚就会鼓励Ta迅速抽身。然而,这种自由脚本真的能够带领个体通往情感世界的旷野吗?法国情感社会学家伊娃·易洛思(Eva Illouz)在其最新作品《爱的终结》中剖析了“自由”在情感领域的复杂性。这种不确定性导向了一种情感上的“囚徒困境”,毕竟情感上不依赖他人的自主与亲密关系的隔阂之间,界线相当微妙。


在这本书中,易洛思无意为读者提供清晰具体的情感法则,只是以社会学的视角敞开当下各种亲密关系实践中的模糊性与矛盾性。消费市场的逻辑、心理咨询的兴起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如何综合影响了人们对关系的评估,进而引发了关系中产生的种种纠结。换言之,并非今天的我们已经进化到不需要关系的地步,而是这些外部因素潜移默化将人置于一种磁场,在那里,人们注定相互排斥彼此分离。


值得注意的是,该书也将现代情感关系中男女面临的不同境遇摆上台面。看似人们无差别地接受了性革命的成果,但实际上男性和女性被推入了完全不同的两种道路。当自由意味着情感抽离,男女在其中的感受是全然不同的。实践中往往对女方而言,这仍然是一种试图导向爱的情感策略,但对男方来说,这却使得他在情感中的缺席正当化了。由此引出的更深的问题在于,自由的性就等价于男性的性吗?当我们谈论情感与性自由时,进入其中的双方是否首先是平等的主体?这些都是关系领域中的灰色地带,但直视这些裂痕,是通往真正的“情感自由”的必经之路。


撰文/申璐

编辑/宫照华 张婷

海报设计/刘晓斐

校对/贾宁

相关推荐
临终关怀之难,从医学到哲学层面
文化
专访任剑涛(上):现代政治的首要任务是“兜底”,而非提供终极解答
新京号
自恋的现代人:试图逃离他人,最终却无处可逃
文化
北大127周年校庆,欢迎回家!
新京号
在“卷”与“躺”之间,生活的世界还有哪些参考答案?|活动回顾
文化
从“女娲补天”开始:神话告诉我们什么?
文化
雅各布·布克哈特:我早就知道,我的人文理想与现代无缘
文化
2025年,北大社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书!?
新京号
乡村人如何把自己装上书架?法国20世纪“农民作家”图文鉴
文化
2024,走入世界“不确定”的深处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