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新闻8点见丨冠军少年和满分父亲:人生如果缺了热爱是很遗憾的
新京报 编辑 魏玥
2023-11-09 19:35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2023年9月25日下午,15岁的广东小将陈烨夺得了杭州亚运会滑板男子碗池决赛的冠军,这是中国队在滑板项目世界大赛上取得的首枚金牌。因为陈烨的赛后采访,许多人对他父亲陈玩钦充满好奇。一个普通家庭,在追求热爱的道路上,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陈玩钦是儿子陈烨眼中的“满分爸爸”,也是“满分教练”。新京报对话了这对父子,这似乎是“传统鸡娃故事”的反面,陈玩钦和妻子的共识是会接受儿子一般般,并不要求他一定成为优秀的人。“健康,快乐,有一技之能解决吃饭的问题,就可以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东西。”


陈玩钦读过师范学院,当过老师,学过舞蹈,干过图书管理员,开过十年影视工作室。但他最爱的是舞蹈,因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才放弃。当发现陈烨爱上滑板后,陈玩钦全力托举起儿子的梦想。没有教练,父子俩就自学;没有场地,2019年,陈玩钦为了儿子训练,租了一个200多平方米的仓库,花了9个月的时间自己设计建造碗池;2022年,陈玩钦又建造一个更大的900平方米、9米高的滑板场。陈玩钦更希望儿子“享受过程”,他深知不是每一个人都那么幸运,付出就一定有收获。当没有那么好的时候,他更希望儿子“也要接受现实,并在这个现实里面,去享受或创造快乐。”


10月13日,陈玩钦和儿子陈烨讨论技术。新京报记者 李昨非 摄


谈及陈烨最初是如何接触到滑板的?父子俩回忆那是在陈烨8岁的时候,陈玩钦带他去商场看见滑板迷上了,但买滑板的时候也不确定能够坚持多长时间,就告诉陈烨,买滑板的钱是借给他的,如果可以玩三个月时间,就是送给他的。陈烨也表示“之前应该很多东西都是玩一下就放弃了,比如轮滑,还有各种球类,一样都没有坚持下来。我也不知为什么滑板能坚持下来,要靠平衡,挺刺激的,还有各种新奇又丰富的动作。”


陈玩钦聊起自己如何走向滑板创业,“一开始就觉得挺好玩,可以找点资料引导他,也没有说想着要当教练。真的踏出第一步,就是我开这个滑板店。那时候刚好是我的影视工作室运营不下去了,也觉得之前陪孩子的时间太少了”。滑板店开起来后就想着要不也招一些小朋友来学滑板。陈玩钦说自己对教好小孩滑板是有点信心的,“我读了三年中等师范学校,学心理学,学教育学,又再读了三年的师范学院,我学怎么教人已经学了六年。我带着他玩了半年,他可以跳跃,所有的动作都是自学的。”


新京报记者王清以采访陈烨。新京报记者 李昨非 摄


对于保持热爱的秘诀,陈烨表示首先要很喜欢这项运动,“如果你一直就不喜欢这项运动,其实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可能还是要在其中找到乐趣。”父亲陈玩钦在如今的年龄阶段,再看待自己20岁时的“热爱”,他表示那是应该好好珍藏的东西,是他人生这么美好的原因,20岁时很单纯,社会经历也不够丰富,就是单纯去追求年轻应该有的东西。“人生如果缺了热爱,是一件很遗憾的事。遗憾不是在于我们失败,我们热爱了,而且为它付出一些行动,我觉得这个就是无憾的。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真的没有热爱,但我觉得如果真的是没有,生命是不丰富、不完满的。”他这样回答记者的问题。


在说到许多人会担心当热爱成为职业之后热爱会减淡的问题,陈玩钦坦言这是比较现实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是找一个平衡点,“它超过你的度了,就要缓一下,有些时候不得不舍去一些东西,才能平衡好热爱和职业。”对于追寻热爱的路上有没有遗憾,陈烨表示目前还不算有,“因为也拿了亚运会的冠军。虽然可能全运会没有发挥很好,但现在总体还是挺好的。”而父亲陈玩钦这样对记者说,“我觉得人生如果缺了热爱,我自己会觉得是很遗憾的。只有我们热爱了,为它付出一些行动,我觉得才是无憾的。”阅读全文>>>




近日,北方多地气温骤降,全国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整体上升,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发,流感、腺病毒、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的病人不在少数。混合感染怎么办?有哪些症状?哪些是高危人群?如何治疗?





人的一生中,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在工作中度过的。最近,“城市体验官”接到了一个任务——到中关村科技园区门头沟园,体验日常上班族的一天。



门头沟园是中关村“一区十七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配套设施完善,质优价廉的办公楼宇为企业入驻提供保障。“在这儿上班很方便。”住在附近的上班族表示,他每天的通勤时间不超过十分钟,来到园区工作,基本生活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园区食堂开在两座大楼共用的地下一层,可容纳400人同时就餐,菜品一日一换,还会根据时令和节日提供对应的点心。“餐卡里会有企业发放的员工餐补,一个人吃是完全够的。”园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说。


茶余饭后,散步闲谈,是不少企业员工的日常。和想象中沉闷的工作场景不同,园区环境明亮且生动,走在钢筋水泥筑起的大楼间,看着绿意满满的装饰和运动场上奔跑跳跃的人们,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不仅如此,园区内配套的健身房、读书屋、咖啡吧,都是工作之余提升生活幸福感的来源。人的需求层次就像一座金字塔,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便会继而向上追求精神需要。在中关村科技园区门头沟园,不仅能享受生活上的便利,还可以体会到园区对于企业员工精神上的照顾,让员工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能收获生活质量和个人价值的提升。阅读全文>>>




枯草中的火星逐渐蔓延,顺着山势向上爬,瞬间在冬风的呼啸中变成一条火线。在北京市房山区某村附近山区值守的护林员立马上报给镇政府,一场调动了8个部门、12支队伍、200余人的森林火灾消防演练就此开始。


11月6日,在北京市房山区某地,森林火灾消防演练现场,火灾发生,国家消防救援局机动支队驻房山的二大队四中队队员搬运装备。


接到护林员的信息,镇政府上报给房山区森防办和房山区应急办。房山区森防办值班员接到命令后,请示森防指领导,立即启动三级响应机制。与此同时,为了保护现场及周围群众生命安全,公安部门到达现场,在火场周边设置核心处置区、安全警戒区和外围管控区,开展警戒,并在火场远端进行交通疏导。区卫健委安排2辆救护车6名医务人员做好现场受伤人员救治保障工作。北京移动房山分公司已调派1辆通信车,全力保障火场通信顺畅。按照突发森林火灾的预案,园林局与气象局也加入,为灭火队伍提供信息支撑。


“从无人机侦察和一线队伍汇报情况看,当前火场风力较大,火势发展迅猛,局部形成了树冠火,南侧村庄、西北侧和东侧人工林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是现阶段灭火行动应重点保护的地段。”火场指挥员说。经火场形势综合分析研判,扑救组主要采取“多点突破、分段合围”的战法,及时控制火势,安全高效实施救援。区级队伍在左翼火线打开突破口,镇级队伍在右翼火线打开突破口。无人机分队做好投弹灭火准备,脉冲灭火队做好灭火准备。机动支队二大队四中队和区属森防队伍在西南火线形成合力,以水灭火。


对于山火来说,水是难得且最重要的资源。消防改制后,森林消防与城市消防合作更加紧密。此次演练中,机动支队与房山区消防救援支队配合,利用城市消防提供的五辆大吨位水罐消防车,为移动水囊持续供水,保障森林火灾扑救用水需求。30分钟后,火场达到无明火、无烟、无气的“三无”状态,这条200米的火线被成功扑灭。阅读全文>>>




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这一现象存在已久,消失的“课间10分钟”,作为教育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和家长都难脱其咎,这与他们之间既“共谋”又彼此缺乏沟通和信任有关。


北京海淀区北医附小的学生们在跳大绳。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摄


11月3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公开回应,应坚决纠正以“确保学生安全”为由的课间活动限制。由于这一现象存在已久,如何找回消失的“课间10分钟”,仍然受到持续关注。一方面,在一些地方,部分教师和家长的认识不到位,依然迷信拔苗助长式的教育,让课间成为“刷题内卷”的前沿阵地。然而,他们又往往把实践上“叛变”的责任推给对方。很多教师经常抱怨家长们盯着分数看,家长对教师教育的评价总是围绕分数展开。想要让孩子充分享受课间10分钟,教师和家长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沟通管道,凝聚其在课间10分钟价值上的共识。


家长更要勇于承担子女教育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从儿童的长远利益出发,支持儿童在课间进行自由探索,并教育其做好自我防护。很多学校以防范风险之名,行圈养儿童之实,只因受到了来自家长强大的压力。所以,家校不妨以这一轮社会议题为契机,进行对话沟通达成共识,以此提升整体的教育生态。事实上,今天讨论还给儿童课间10分钟,正与“双减”以及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理念一以贯之,是对包括家长和教师在内全社会教育观念再启蒙的一部分。


除了观念上的革新和同频共振,教育部门更要行动起来,帮助家长和老师甩掉“枷锁”。10分钟很短,但也可以很丰富。很多时候,我们被“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传统所束缚,而在教育情境里,很多时候是由于无数个10分钟的“嬉”,带给了孩子们健康的体魄,更高的学习效率,更好的同伴交往能力。课间10分钟,也正在塑造可堪重任的时代新人。阅读全文>>>


编辑 魏玥 设计 朱静晖 校对 吴兴发


相关推荐
大戏看北京12月16-22日文艺资讯丨胡廷江作品音乐会将启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