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宠物禁入博物馆应成社会共识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编辑 迟道华
2023-11-09 14:06
宠物进入一些明确规定不准进入的公共场所,应该成为社会共识,得到尊重和遵守。

▲资料图。图/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官网


据扬子晚报报道,11月7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一名女子要带宠物狗进入江西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参观,但被工作人员拒绝,双方在参观入口发生了争执。“博物馆能否带宠物入内”的话题,随即引发热烈讨论。


江西景德镇的御窑博物馆此前就曾发布《关于御窑博物馆调整开放时间、规范不文明参观行为的公告》,明确了“请爱护公共环境,请勿乱扔垃圾及携带食物、饮料、宠物进馆”。


这意味着,御窑博物馆是禁止携带宠物入内参观的。而该名坚持携带宠物狗进入博物馆的女子,以入馆须知没有盖章为由,显然是不成立的,入馆须知没有盖章,不代表它就没有约束效力。


实际上,这也不是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独有的规定,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博物馆,都是禁止参观者携带宠物入内的。比如故宫博物院的禁止携带物品目录中提及,“除持工作证明的导盲犬外的其他动物”。


中国考古博物馆的参观须知就提到,“请自觉接受安全检查,禁止将易燃易爆危险品、管制械具等法定违禁物品及宠物带入场馆。”而导盲犬往往被归到了工作犬的行列,不是一般的宠物,所以允许入内。


其实也不止是博物馆,像是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甚至一些临时性的展览场所,同样都是禁止宠物狗入内的。


这样的规定,是不是不够人性化?其实不然,这些公共场所的运营管理方之所以作出如此规定,原因也无外乎以下几种。


其一,这些公共场所,都是向人类提供各种文化公共服务的,而不是向宠物提供服务,再说,宠物入内,能够看懂什么呢?


其二,如果允许宠物入内,极有可能影响到其他人的参观、参展体验,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近距离接触宠物。


其三,无论在主人眼里多么乖巧听话的宠物,仍旧还是属于动物,而动物到了人多的公共场所,不可控因素太多,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说,不仅给管理带来很大挑战,而且损坏展品的风险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公共场所拒绝参观者携带宠物入内,也就显得合情合理。


反倒是一些人非要带宠物入内的做法,明显不合情理。如果执意入内,和这些场所的安保人员发生冲突,还可能涉嫌扰乱公共秩序而被警方处罚。


所以,宠物禁入一些明确规定不准进入的公共场所,应该成为社会共识,得到尊重和遵守。如果宠物的主人要进入这些公共场所参观参展,那么理应对规定提前了解,安顿好宠物以后,再自己进入。


当然了,这件事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当下宠物文化盛行,对博物馆等场所的服务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更高要求,既要考虑提供宠物友好的设施和活动,但同时也对宠物的进入进行严格的管理和限制。这就需要类似公共场所制定一些科学、合理、人性化的规定和管理措施,以确保文物安全,优化参观者体验。


撰稿/苑广阔(职员)

编辑/迟道华

校对/赵琳

相关推荐
33种动物今起正式列入“禁野白名单” 详解六大问题
时事
古琴艺术数字文创专场活动落幕,让年轻一代成为非遗“知音”
娱乐
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建议将虐待动物纳入治安处罚范围
时事
放弃串门,这波网络拜年“猝不及防”却又顺理成章
观点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觉醒的时代
文化
阿布拉菲亚 地中海文明是人类对自然的胜利
文化
大兴“后月季大会时代”的特色小镇路径
综合
对话阿布拉菲亚:地中海文明是人类对自然的胜利
文化
浙江义乌 从鸡毛换糖到全球电商
综合
“点翠”:动物保护与非遗传承之困
时事
热门评论
彩色地板
7天前
博物馆是学习的地方
老陈
7天前
禁止携带宠物合情合理啊 毕竟是博物馆
洼地
7天前
这不就是扰乱秩序了嘛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