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事业还是家庭?女性追求平等的百年旅程》|每日一书
新京报 编辑 张婷
2023-11-08 16:14
在10月,又有不少精彩的新书出现在我们的阅读视野中。我们从中选出20本不同类别的优秀书籍推荐给大家,本篇为其中的《事业还是家庭?女性追求平等的百年旅程》。

《事业还是家庭?女性追求平等的百年旅程》,作者:[美]克劳迪娅·戈尔丁,译者:颜进宇 颜超凡,版本:中信出版社 2023年7月(海报设计:刘晓斐)


推荐理由:


“你是如何兼顾事业和家庭的?”


这句简单的提问,在过去一般被认为是对被问者事业成就的肯定,而提问者抛出这个问题也是为本人或其他人取经,如今是不会有太多人这样认为了。它关于家庭事务独是女性义务的预设,已经被质疑。遗憾的是,一旦我们回到真实的、现实的世界就会或多或少看到,无论是在家庭还是职场,性别的差距都是显著的,并且其根基牢固。戈尔丁(Claudia Goldin)有关劳动力市场的研究,也就是去探究何种机制导致了性别的不平等。她以美国为例,发现虽然经济在增长,就业女性也在增加,男女的工资收入和职业前景差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缩小多少。


那么,是否因为男女的教育程度、文化水平本身就不平等?是否因为男女选择的工作不同,而性别收入差距只不过是职业类型的差距?这些都是人们比较容易用到的思考方法。戈尔丁做的是经济学实证研究,其便捷之处是,通过收集数据,分个类,再控制若干变量,即可看出究竟。就拿刚才这两个问题来说,且不说女性接受本硕博高等教育的比例在上升(甚至超过男性),也不说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从事过去主要由男性做的工作,就说只要简单控制几个变量,就能接近如下这样一个事实:同等的教育背景、同样的工作岗位,女性的收入和前景也是不如男性。此外戈尔丁在这个问题上也否认这是男女职场不平等造成的。在她看来,这些差距实际上来自于家庭事务的分工机制。女性进入职场,往往是在年轻时选了从事何种工作,在第一个孩子出生后,或者在家中老人生病需要陪护后,女性被认为理所应当地承担照料重担——往往也只有她们才从小就自觉地或被动地掌握了照料能力。如果说女性选择是否进入职场、做什么工作,是一个短时段的事情,那么,塑造性别分工的却是长时段的社会现象,那是经由一代又一代积累的文化,“奶奶如此,妈妈也如此”。


正如戈尔丁所感叹的,在全世界大多数范围内,性别都比以往更平等,但怎么也没有想到,“最后的障碍居然是工作结构和我们的照护机制”。2023年10月9日,戈尔丁成为新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把这一奖项颁给她的理由是促进了人们对劳动力市场性别差距的认识。这认识,在这本新书就有许多呈现。


编辑/宫照华 王铭博 张婷

校对/陈荻雁

相关推荐
大戏看北京5月26日-6月1日文艺资讯丨端午赏大戏
娱乐
女性出走百年之后,仍然走不出渴望“被爱”的执念 | 重返五四
文化
​理解彼此的差异,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基础|《我,你,我们》
文化
大戏看北京3月24-30日文艺资讯丨京剧《齐白石》展巨匠人生
娱乐
23个热点问题,一篇速览外交主题记者会
时事
大戏看北京3月文艺资讯丨音乐剧《理想之城》书写奋斗
娱乐
大戏看北京3月文艺资讯丨音乐剧《理想之城》书写奋斗
娱乐
运动场内外:近代女性争取的不只是运动的空间
文化
2025年,北大社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书!?
新京号
2024,走入世界“不确定”的深处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