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银协:村镇银行去年末资产规模已超2万亿 省联社改革有序推进
新京报 记者 黄鑫宇 编辑 徐超
2023-11-07 13:58

近年来,围绕农村中小银行改革与发展之路的探索,广受关注。11月6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即“中银协”)发布《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行业发展报告(2023)》(下称“报告”)。本次报告的目标即是“(成为)社会各界了解农村中小银行的重要窗口,为监管部门提供一定决策参考。”


报告显示,2022年末,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简称农合机构)总资产规模达到47.62万亿元,村镇银行资产规模达2.22万亿元;农合机构贷款总额26.41万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2%,村镇银行各项贷款1.45万亿元,户均贷款余额28.68万元。


2022年,全国农村中小银行资产质量进一步夯实,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7546亿元,同比下降109亿元,不良贷款率3.22%,同比下降0.4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43.23%,同比上升13.75个百分点。


农信机构改革取得突破,区域内农商银行相互持股频现


2022年是省联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元年,省联社改革有序推进。报告显示,2022年4月18日,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挂牌成立,全国深化农信社改革“第一单”正式在浙江落地,河南、辽宁、山西、广西等省级联社的改革方案在年内也获得监管批复。


与此同时,部分农信机构也在加速合并重组,如四川、云南的一些市区机构与县域联社(农商银行)组建地级市农商银行;部分发展较好的头部农商银行,与省内部分基础较差、亟待改制的农信机构建立以股权为纽带的“帮扶”关系,形成若干农商银行集团,如广州农商银行、深圳农商银行等。


为优化股权结构、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强战略协同和业务联动,报告披露,在主管单位和省联社的推动下,在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区域内(省内或同一地市级内)农商银行相互持股频现,2022年,湖南、山西、安徽等地的33家农商银行投资入股了区域内的其他农商银行。


与此同时,村镇银行也按照监管政策要求,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通过结构性重组,持续化解风险,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


其中,报告显示,由主发起行吸收合并或增持旗下村镇银行,已经成为村镇银行合并重组的重要路径之一,2022年共有4家村镇银行因被主发起行吸收合并而解散。


治理水平不断提升,风险防控成效明显


长期以来,公司治理一直是中小银行、特别是农村中小银行能力偏弱的环节。


报告显示,2022年,农村中小银行抓住公司治理“牛鼻子”,完善内部治理,加快股权改革步伐,加速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农村中小银行一方面持续加强股东准入管理,严把股东准入资质,从源头上把控入股资金风险;另一方面积极引进优质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增强资本实力。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农村中小银行在优化完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的同时,通过传统内部消化、批量转让等方式,农合机构不良贷款相关指标出现改善,不良贷款处置取得成效。


“例如,青海省联社推进不良贷款‘三年攻坚’‘夯基固本’‘军令状’清收和潜在风险贷款真实入账行动,年内累计清收处置化解不良贷款28.96亿元。其中,现金清收不良贷款10.52亿元,核销不良贷款6.34亿元,市场化处置不良贷款3.66亿元,以重组方式化解不良贷款9.42亿元。推动潜在风险贷款真实入账14.9亿元,有13家行实现潜在风险贷款全面‘清零’。”报告举例道。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黄鑫宇

编辑 徐超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黄鑫宇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超2万字!从十个方面理解芜湖
新京号
人民日报头版点赞!福建谱写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新京号
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全文)
第一看点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全文)
第一看点
首批35个碳达峰试点怎么做?——零碳研究院碳报(第七十一期)
双碳与ESG
“一行一局一会”金融街发声:事关房地产、注册制、金融对外开放
财经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全文)
第一看点
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