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医疗行业测评追平GPT-4 光语医疗大模型发布
新京报 记者 罗亦丹 编辑 岳彩周
2023-10-31 22:02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罗亦丹)在AI赋能千行百业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大模型提高医生诊疗效率,让医生能够触及更多患者是行业迫切关注的课题。10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医院”)与光启慧语正式发布了联合开发的多模态医疗大模型——“光语医疗大模型”。该大模型由中山医院深度参与、针对医疗场景定制而成,是基于光启慧语数百亿参数规模、万亿token预训练语料的自研大模型。


光启慧语首席AI科学家褚崴表示,光启慧语是一家在Gen AI时代围绕大模型全栈,展开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的人工智能公司。在通用基础语料之上,光语医疗大模型注入超百亿token的高质量医学知识数据,可形成覆盖就医全流程多个场景的医疗AI专业能力。


相较其他领域,医疗行业由于其专业性与严肃性对医疗场景的问题容错率低,因此医疗大模型往往具有极高要求的数据训练标准。在这方面,中山大学优质的医学训练语料保证了光语医疗大模型的回答专业、可信、可溯源。


据介绍,光语医疗大模型在通用能力测评中,中文知识、数学、阅读理解、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表现均大幅领先LLaMA2-70B(一种开源大模型)。在USMLE(美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疗行业测评中,与GPT-4能力相当。


在体检场景下,光语医疗大模型可以模拟总检医生,在获得全部检查结果数据后,进行异常项识别、排序,并生成主检结论建议,在提升主检医生效率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医院/医疗机构报告生成的成本。此外,光语医疗大模型可以协助医生把疾病检查和检验结果进行格式化结构处理,并按照医学专业形式输出。同时可以模拟医生临床能力,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


“中山医院一直在关注大模型在医疗行业的研发应用与发展路径,中山医院在大模型应用的数据安全、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伦理关注和企业合作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梳理研讨和总结,同时也开展了应用测试和探索,期待未来能建立大模型在医疗行业的评价标准,成为行业标杆。”中山医院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心主任张纪阳说。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翟永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罗亦丹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专访朱嘉明:大模型快速高质发展,未来两三年或迈向2.0时代
财经
新闻8点见丨“流汗的体育课”如何天天见;外卖棋局生变
时事
大模型传媒能力如何?新京报AI研究院报告:存幻觉,写作待提高
科技
新京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汤一原:变革,创造价值
第一看点
北京亦庄加速构建融通联动的机器人产业配套生态体系
北京
互联网30年30物|中国AI大模型“百模大战”下蝶变
科技
中国AI大模型测评报告:公众及传媒行业大模型使用与满足研究
科技
持续攻坚大模型安全技术,蚂蚁集团、清华大学联合发布“蚁天鉴2.0”
新京号
全球资产配置新视野 2024中国财富管理服务报告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