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7日下午,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古逸之风——黄羲中国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一层方厅开幕。中国美术馆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百成,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徐国强,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尼玛泽仁,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里等各界专家学者出席活动。福建省文联书记处书记、福建省美协主席王来文,仙游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林志良分别致辞。
福建省文联书记处书记、福建省美协主席王来文
仙游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林志良
据悉,本次展览为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之一,分“闽沪游艺得名师”“浙美执教谱新篇”“橐笔还山不坠志”3个板块,共展出黄羲各个时期的经典力作50余件和大量的珍贵手稿,体现黄羲在传承古典人物画、推进人物画现代化和奠基人物画高等教育三个方面的突出成就,以及黄羲在各个阶段的绘画风格和艺术成就,反映出在西学东渐背景下,黄羲对于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审慎而坚定的态度。画展吸引了众多美术爱好者和画界专家学者前来参观。本次展览展出时间将持续至2023年11月7日。
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馆馆员 尼玛泽仁
从古代的愚公移山到大禹治水,到新农村的变化都收入到他的创作体裁里,所以黄羲先生是个非常注重生活,注重于时代变化的一个画家,值得我们学习。今天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他的展览,让我们看到的守正创新的一生,如何继承传统、发展传统,所以这次展览我相信给很多学子们带来很好学习的机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八届理事 陈良敏
这一次,黄羲先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画展,也是我们仙游的一件大喜事,我也是仙游人,我们从小对仙游的李耕、李霞、黄羲三个老画家很崇拜,我们都非常敬重他们,非常仰慕。这次我们是比较系统的看到了黄羲先生的画,应该说我们老前辈他的确画的好,他的作品我看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变化,有了自己的创新。
当天下午,在中国美术馆同时举行“古逸之风——黄羲中国画展”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国家画院、北京画院、厦门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美术》杂志、《美术观察》的艺术家,以及理论家代表们共聚一堂,他们从作品分析、美术教育、时代境遇等方面系统梳理黄羲的绘画风格和艺术成就,深入剖析黄羲对二十世纪人物画教学和创作转型、对中国传统人物画继承与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评价其在20世纪中国人物画创作及教育史中的独特地位。
当天上午,黄羲家属还向国家博物馆捐赠黄羲画作17幅。
人物简介
黄羲(1899-1979),字苦亭,号大蜚山人,福建仙游人。他师从仙游人物画家李耕、李霞,是近代“闽派”人物画传承的中流砥柱。受教于吴昌硕、黄宾虹等名师大家,得潘天寿、刘海粟等画家名宿赏识,不仅是一位专业突出、学养全面的艺术家,更是一名勤恳耕耘、精于授艺的美术教育家。在人物画创作和教学主张上,他坚守中国画的精髓,倡扬笔墨的价值,成为潘天寿中国画教学改革中的主力军之一,为匡正当时中国人物画过度西化的趋势,推动“浙派人物画”的形成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黄曦部分作品欣赏
古代画作
现代画作
仙游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出品
记者:郭子良
部分图片来源:仙游报道
编辑:林晓媛
值班主任:朱贞凡
审核:吴建辉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