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以河为媒,“沿着大运河看中国”(北京站)网上主题传播活动启动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王远征 编辑 樊一婧
2023-10-26 16:47
路县故城保护展示工程2024年实现开馆。

10月26日至30日,北京市委网信办组织开展“以河为媒——沿着大运河看中国”(北京站)网上主题传播活动。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属地新闻网站、网络大V将沿着大运河探访北京城,推出新媒体产品,面向世界传播好中国大运河文化。


“以河为媒——沿着大运河看中国”(北京站)网上主题传播活动启动。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路县故城保护展示工程2024年实现开馆


本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传播局、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北京市委网信办主办,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属地新闻网站、网络大V、文化传播“网红”等参与,是中央网信办2023年网上重大主题宣传活动,也是2023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暨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主题宣传活动之一。


活动创新“运河焕新”主题分享会形式,市水务局、市文物局、通州区委宣传部、大运河文化研究会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围绕北运河生态环境提升、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创新传播、大运河文化保护等方面做了主题发言。通过面对面交流、点对点宣介的分享会形式,让北京大运河的形象更加立体,文化内涵更为丰富。


北京市文物局考古处处长王有泉表示,2020年以来,市文物局组织在大运河沿线七区共开展考古勘探项目669项,勘探面积约4754万平方米。发掘项目311项,发掘面积约32.1万平方米。开展大运河北京段重要点段的系统考古调查发掘工作,针对大运河河道与水工遗存、运河附属设施遗存等进行全面考古发掘,深化了对大运河历史文化内涵的认知。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取得重要成果,“田字房”是澹泊宁静的主体建筑,通过连续三年的发掘,全部揭露出该建筑基址。基本明确白浮泉遗址九龙池范围以及白浮泉的历史流向;完成万寿寺东路等重点考古勘探工作。持续对路县故城遗址进行发掘,基本明确南城门遗址保存状况和基本形制,在城郊遗址区东南部首次发现铜、铁器窖藏,这也是北京考古发现最大规模的魏晋北朝窖藏。


路县故城保护展示工程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机电和室内外装修施工,展陈设计和遗址保护工作已启动,2024年实现开馆。


将推出手绘长图《运河长卷·北京篇》等新媒体产品


“运河焕新”主题分享会上,北京市委网信办副主任李德刚在致辞中表示,要通过形式多样的网络传播,让主旋律文化“跨界”,让正能量导向“破圈”,引导网民沿着流淌千年的大运河,去体味贯通南北、连接古今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带动更多网民参与大运河文化保护与传承。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翟德罡在讲话中强调,要深化理论武装,开创首都文化工作新局面;注重协同联动,打造文化传播新品牌;坚持融合互促,构建全媒体传播新体系。希望大家在行走运河中感受古都千年文脉,在沉浸体验中抒写“运河焕新”美好故事,让“运河焕新”的好声音、正能量通过网络跨越山河、触达人心、绽放光彩,为共同推进新时代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汇聚力量。


主题分享会现场,中央网信办传播局副局长陈仁泽对采访团授旗,北京七区联合对大运河文化进行推介。


启动仪式后,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属地新闻网站、网络大V将沿着大运河探访北京城,充分运用短视频、微动漫、H5等形式,推出手绘长图《运河长卷·北京篇》等新媒体产品,利用海外传播平台,面向世界传播好中国大运河文化,为世界运河文化交流互鉴搭建平台和桥梁。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王远征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相约五一·畅游东营”文旅促消费活动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聚焦北京新质生产力 “京彩不设限·经济热力站”活动成功举办
财经
第十二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收官,超300项活动点燃消费热情
北京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音乐剧《速记员》以笔为剑破困局
娱乐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乐与戏剧的碰撞
娱乐
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管控白皮书|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管控
第一看点
济宁医学院、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济声远”校媒工作室揭牌成立
新京号
一把手访谈丨北京市文物局局长:文创出圈让更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
北京
挑花眼?北大新学期开设通识核心课推荐
新京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