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0月21日 小记者中华老字号北们走进京稻香村食品厂参观并体验制作非遗美食,在过程中了解到北京稻香村的发展历史以及产品特点。
新京报小记者走进北京稻香村。图/北京稻香村
北京稻香村起源于公元1895年,金陵人郭玉生在北京前门大街创办了一家经营南味食品的店铺,取名为稻香村。截至2023年6月,北京稻香村已在全国拥有近220家连锁门店,一个物流配送中心,北京市场在各大超市开设销售专柜415家。
稻香村的产品琳琅满目,品类丰富,涉及各式糕点、肉食,速冻品、月饼、元宵粽子等。在参观过程中,小记者们了解到稻香村“三禾”标志的寓意。其中,绿色的“禾”是北京稻香村所有产品采用天然绿色的食材,黄色的“禾”表示麦子,红色的“禾”表示团团圆圆。
现场小记者积极举手采访互动。图/北京稻香村
随后现场小记者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体验了北京稻香村特色产品“重阳花糕”的制作。小记者们认真地将面饼、枣泥、果脯和核桃仁按照工艺步骤成功制作了非遗美食“重阳花糕”,从中学习了重阳花糕的寓意,了解到重阳花糕又叫“敬老糕”,是重阳节馈赠给老人以表示尊老敬老习俗的糕点。
小记者们在稻香村糕点师傅的指导下亲自体验“重阳花糕”制作。图/北京稻香村
在走访北京稻香村工厂店的时候,柜台上陈列着非遗技艺产品京八件,京式月饼,健康糖醇糕点,休闲小食品,生熟肉食等等产品,小记者注意到现场有不少顾客边品尝糕点边感慨,“这就是小时候的味道呀!”前来购买产品的李阿姨说道。
有不少小记者表示,这次小记者活动既锻炼了自己的采访实践能力,又了解了北京传统中华老字号美食文化,还亲手体验了特色糕点制作过程,真是收获满满。“我很开心能在重阳节前亲手制作重阳花糕送给爷爷奶奶吃”,来自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新京报小记者任好说道。
指导老师:张艺晨
新京报小记者 卢姝锦(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