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桃醉平谷生活篇丨在“桃源”中体验“诗与远方”
新京报 记者 田杰雄 薛珺 王远征 李木易 编辑 张树婧
2023-10-23 10:36
在平谷,山水可休闲,点一杯咖啡和山水相伴,更显惬意。

距离北京核心城区70公里外,22万亩的桃林连绵山麓,在“世界最大桃园”盛名之下,平谷是“桃园”,也是“桃源”。在这里,不必避世隐居,也能找到一处悠闲的境地,享受抱朴含真的自在生活。

 

喧嚣都市外,桃源自可寻。都市人对于宁静田园的向往或许可以从数据上得到更多佐证。今年上半年,平谷实现旅游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80%,接待游客数量364万人次。在城市一隅,平谷正在成为品质休闲生活的向往之地。

 

4月15日,平谷区金海湖荒野7号露营地,游客们搭起帐篷享受春日美景。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吃在平谷

山水间有咖啡香也有烟火气

 

进入十月后,纵然是到了晌午,日头也没有那么足了。在平谷的山间村间,咖啡店里的生意正好。走过林草边的小径,咖啡的香气从山水云间飘来;经过碧波荡漾的金海湖畔,被花草装点的咖啡档口,正躲在山顶的树荫下“乘凉”。

 

都市人的生活讲究“早C晚A”——开启一天需要早上的咖啡(coffee)提神,喝晚上的小酒(alcohol)尽兴。而到了慢节奏的平谷,全天不必再用酒精调动短暂的欢愉,一杯咖啡已经能搭配好山好景的惬意与静谧。

 

最近几年,咖啡成为激活平谷特色休闲产业和营地经济的又一个抓手,持续两季的平谷咖啡地图推红了三十多家乡村咖啡店,让咖啡醇香弥漫田间山野,也把来自城市的旅客,引入乡村田舍。

 

2022年7月7日,平谷区刘家店镇丫髻山太极广场,东侧的和舍咖啡是集书店、咖啡、素食、太极和住宿为一体的综合休闲娱乐场所。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新业态在平谷独特的环境与文化氛围中产生,持续的发展也不会缺少行业上的引领。记者了解到,对于如“乡村咖啡”这样的食品经营新业态,平谷区市场监管局早在业态形成之初就已经介入,出台《乡村咖啡店视频经营指引》,从选址布局、加工工艺,到咖啡品质、环境卫生等方面引领业态良性发展,也帮助产业进入到更加稳定、优质的赛道之中。

 

吃在平谷,这里有咖啡香,更有烟火气。业态的丰富只是产业多元的表现,而真正的品质生活,则在于引领者对于细节的雕刻,也在于从业者对于风物的讲究。若咖啡的醇香还尚显轻薄,那么平谷其实自有“厚重”。

 

位于燕山山脉南麓的平谷,三面环山,泃水、洳河映带左右,这里是京津冀交会之地,也是山水林田湖草共生之所。少有人所知的是,平谷的地质形成比整个北京城更早,七千年的上宅文化是北京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原始农业萌芽状态中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厚重文脉与人口文化的交融,也给予平谷多元而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

 

平谷人吃的讲究。老一辈人的记忆里,即便是物质匮乏的半个多世纪前,饽饽就要分好几种做法,面食的种类就更多了,烙盒子、蒸包子、过水面……家家户户的做法几乎相同,却又各家有各家的口味。

 

许多平谷人把“吃”作为味觉享受和文化传承,“吃”得用心用情,生活才有滋有味。平谷人珍视这份传承,所以就算对于“京东肉饼” 这样小吃,为了保留和传承北京的独特风味,平谷区发布了首个平谷美食品类行业标准,为这种发源于京东平谷三河、大厂一带的北京传统小吃,定下肉馅的比例、饼皮厚度的规范,从此“京东肉饼”不再是一个品质模糊的地域美食,而成为了平谷风味的又一张新名片。

 

在平谷,山水可休闲,美食尤为“卷”。今年9月,两场美食大赛在平谷举办。一边是38家代表平谷地域特色的餐饮企业汇聚一堂,用“镇店”招牌菜品展开厨艺角逐;另一边是16家乡村重点民宿民俗餐厅齐聚,以家乡味道展现平谷魅力。

 

9月12日,平谷美食大赛上,菜品角逐环节38道菜陆续亮相。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食材是“美食的根”, 每一个美食爱好者,都不会错过时令给予味蕾的馈赠。作为首都农业大区,平谷拥有大面积的农田菜园,是北京市民的应季菜的菜篮子,也充分满足着当地餐饮的需要,而就近取材,最能保留下来的就是一个鲜味。“吃在平谷,味到京东”, 美食产业是拥抱新消费新生活、打造世界休闲谷的重要内容,也是平谷服务首都发展的组成部分。

 

游在平谷

北京每天的第一缕阳光在这升起

 

金山碧海,天水一色。金海湖位于平谷最东端,这里地处京津冀三角地带,也被称作北京第一缕阳光升起的地方。去年,平谷区金海湖镇获评美丽中国·深呼吸小镇,成为北京市首批三个旅游度假区之一。今年十一、中秋“双节”假期前,金海湖还推出金秋消费季,通过赏月美食节、飞行文化节、水上娱乐等活动,打造“海陆空”旅游消费新场景。

 

游客体验空中项目。平谷区融媒体供图

 

实际上,文旅一直是平谷的金名片,平谷的魅力,也远不止于金海湖。春天里,创下世界吉尼斯纪录的桃花海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慕名而来;酷暑难耐的夏日,在京东大峡谷和石林峡间徒步溯溪亦有凉风习习;待到十月,山水湖畔层林尽染,熟透的果实为秋日送来清甜;到了肃杀的冬天,国际冰雪节也能让人在严寒里酣畅淋漓。

 

引人入胜的是风景,而让人流连的则是比城市节奏慢的自在氛围。丰富的文旅资源是平谷吸引游客到来的“好底子”,平谷对精品民宿品牌的塑造,以及这里听风煮茶,卧看银河、采菊东篱、静望南山的诗意生活,才真正让到访者放慢了脚步,体验到了更多生活细节与人文风光,距离北京城区一个小时的车程外,“诗与远方”触手可及。

 

记者了解到,自2022年9月起,平谷根据《北京市乡村民宿服务要求及评定》标准,先后推出三季民宿地图,当下,超过240户民宿分布在山间、湖畔,也静候在田野、乡村。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位于风景秀美的景区周边,与山水自然融于一体。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民宿还通过“乡镇+村集体+村民+企业”四方共建的方式,以“互联网+民宿+农旅”的模式带动本地农旅业发展,以文化赋能撬动农村闲置资产活化利用,把民宿与农业特色活动相融合,打造出具有本地特色的乡土文化民宿产业集群。

 

“平谷小院”民宿。平谷区融媒体供图

 

近年来,平谷区以乡村民宿为切入点,将文化旅游与民宿、农业体验、文创产品、新媒体等进行结合,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解决本地村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在打响“桃醉平谷”品牌、扩大区域影响力、促进全区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乡村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形成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住在平谷

一刻钟内满足生活所需

 

周末游览平谷,游客们沉醉于生态涵养区的宁静与逍遥,而对于长期居住于此的市民来说,这里不仅有“诗与远方”,更有“慢生活”的惬意。在北京远郊,平谷的日常生活依然便利自在。

 

9月22日,平谷区丰收节现场,市民拍照打卡。平谷区融媒体供图

 

近年来,在全市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平谷立足于“三区一口岸”的功能定位,以高大尚平谷建设为目标,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己任,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方式,积极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这意味着在平谷城区范围内,市民可在步行15分钟的生活半径内,触及日常所需的全部生活业态,生活圈也“圈”出了居民们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记者从平谷区商务局了解到,2023年平谷区计划建设6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其中兴谷颐养、万德福和林荫南街3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任务已经完成,且通过了北京市商务局的评估,均取得不错的成绩。

 

然而,要满足成千上万居民的不同需求,打造一个完善的生活圈并非易事。千篇一律的布局和规划无法满足千差万别的生活所需。因此,平谷区在生活圈的打造上,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以人为本、保障基本,结合城市更新盘活存量设施资源,推动业态、管理和服务创新,为消费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

 

以位于平谷城区南部的林荫南街生活圈为例,0.74万常住人口中,年轻人占了较大比例,社区人口结构也趋于年轻化。在生活圈建设过程中,特别注重提高这里的智慧化、数字化水平,积极引导生活圈布局智能无人设备,同时不断增加休闲娱乐业态,注重引入品牌连锁企业,促进了周边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并推动生活圈便民综合体、超市(便利店)等场所实现“一店多能”,拓展了便民服务功能。

 

生活服务的便捷、多元程度,关乎城市发展的质量。根据平谷区制定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截至2025年,平谷区还将在平谷镇、兴谷街道和滨河街道3个街镇,建成14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累计覆盖社区34个,服务人口合计达12.85万人。

 

除了平谷城区便民生活圈的建立,在农村地区,平谷区商务局也依托北京市的相关补贴政策,对农村便民商业网点设施改造升级。前期改造聚焦千人以上的行政村,后期将以点及面,到2025年覆盖120余家农村便利店。

 

购在平谷

中欧班列掀起京东“国际范儿”

 

2023年,正值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中欧班列作为连接中国、欧洲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若要提及“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的“北京新贡献”,平谷区则不可或缺。

 

3月16日,北京平谷马坊站,一列满载汽车配件、建材、家电、家居等货物的中欧班列鸣笛启程。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今年三月,55个40英尺集装箱满载着汽车配件、建材、家电、布料、服装、家居等货物,从平谷马坊站启程。在接下来的18天里,它们途经约9000公里的路程,从满洲里铁路口岸出境,穿越赤塔、新西伯利亚、叶卡捷琳堡,最终直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这是北京首趟中欧班列,也是一辆名副其实的“开往春天的列车”。事实上,在整个京津冀地区,平谷并不是唯一的中欧班列开行基地。与天津和河北的班列有所不同的是,北京出发的中欧班列除了运输北京本身的货源外,还能够覆盖河北北部和中部区域的货物运输。这标志着北京市外贸运输又多了一条横贯亚欧大陆的国际快速货运大通道,同时也预示着平谷马坊将成为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北京起点。

 

中欧班列的开通不仅为企业带来了福音,也让生活在平谷的市民在班列开通6个月后切实享受到了实惠。无论是本地市民还是外地游客,到访平谷旅游时都能尽情享受“购在平谷”的乐趣。今年国庆前夕,位于金海湖畔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西侧的平谷俄罗斯进口商品馆正式开馆。馆内陈列着包括食品、酒水、日用品等在内的400余种来自俄罗斯的原装进口商品,这些商品琳琅满目地摆放在近2000平方米的场馆内,首个营业周末便吸引了5000余市民进馆,俄罗斯面粉、蜂蜜、麦片等商品上架即售罄。除了大部分商品价格相较于电商平台更具优势外,品牌消费者还能在俄罗斯风味厨房亲手制作简餐、手工艺品,沉浸式体验俄罗斯风情。

 

市民在平谷俄罗斯进口商品馆选购商品。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物质商品之外,随着进口商品馆的建成,俄罗斯音乐会、油画展、艺术品展览等系列活动也将逐步落地。这些活动将为平谷带来更多元的文旅色彩和视野,也将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生活在平谷的交流与互动。这是平谷在开通中欧班列后,依托回程货源开启的“展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也让京东平谷逐步展现出越来越多的“国际范儿”。

 

乐享平谷

山水桃源成就世界级休闲胜地

 

如果说青山绿水是平谷休闲产业发展的“底色”,那么丰富的文旅资源和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就是平谷打造休闲胜地的“底气”。

 

早在2009年,平谷便建成了我国首条国家标准徒步大道。全长23公里的路程,从有“中国红杏第一村”之称的南独乐河镇北寨村为起点,一路经过四座楼山景区、熊儿寨乡花峪村等村庄景点,纵览山峰、峡谷、湖泊、古迹景观,春季有繁花相送,四季树木葱茏,已是北京许多徒步爱好者最中意的徒步路线。

 

2016年10月15日,国内第一条获得认证的国际徒步大道在平谷区亮相,迎来京津冀三地的3000多名徒步爱好者。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事实上,对于运动休闲的热情不只来自于纷至沓来的体育爱好者。“高大尚”的平谷,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了做足“尚”字文章,已经将体育融进山水、融合业态也融汇了文化。

 

投资1.1亿元,平谷新建改造49个体育场馆,这里1234处健身场地已密织成网,近500个健身团队和社会体育团体汇集。在运动成为平谷健康生活新常态的同时,中国铁人三项赛、中国北京金海湖帆船赛、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相继落地平谷,大赛事、大项目拉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体育重塑着平谷的经济地理,燃烧的卡路里,也正在赋能平谷经济新格局。

 

时间再倒退回2018年8月,在巴西圣保罗举办的第十五届世界休闲大会闭幕式上,2020北京·平谷世界休闲大会执行委员会向世界传递了一份来自中国的邀约。随着这场世界休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落地北京平谷,在北京的东大门边,“京东桃花源”也进一步擦亮宜居宜业宜游的金名片。

 

2021年4月16日,平谷世界休闲大会开幕,吉祥物“桃桃”在会场亮相。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办好一个会,搞活一座城”, 世界休闲大会不止为平谷留下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的地标建筑,更促使平谷全域旅游正加速提档升级,平谷休闲产业的“后半篇文章”早已开始绘就。此后几年中,平谷构建了“一湖两河一带多沟多点”布局,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优质乡村休闲产品,不断为首都市民提供优质休闲产品。

 

如去年二季度,平谷泃洳河桥下37公里沿河绿道全线贯通,串联起平谷10个乡镇街道,泃洳河休闲经济区初见雏形。通过这条在泃洳河沿线16座桥下新建起的堤坡步道和栈桥步道,市民通勤、休闲的路途上,也有了一路河景相伴。

 

在山水桃源独特风貌的基础上,平谷推进休闲产业发展,也将成就世界级休闲胜地。9月份,第五届中国(北京)休闲大会在平谷区金海湖畔拉开帷幕。世界休闲组织在北京市平谷区完成世界休闲组织北京代表处备忘录签约、市体育局与平谷区政府签约打造体育休闲集聚区,这一刻,世界休闲组织北京代表处将落户平谷,也标志着平谷区正式进入休闲产业经济时代。

 

会上,平谷还发布了包括泛景区、慢生活、沉浸式消费、全龄段健康、全景式农耕、复合型廊道在内的六大创新休闲体系,为后续产业发展指明路径,也进一步将平谷向品质休闲生活向往之地推进。

 

记者了解到,2023年上半年,平谷实现旅游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80%;接待游客数量364万人次,同比增长104%,实现了旅游产业大发展。未来,平谷还将深化实施“休闲+”行动计划,整合特色资源,加大休闲产品供给力度,成为首都乃至世界各地游客的山水桃源。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田杰雄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薛珺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王远征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李木易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桃醉平谷

相关推荐
平谷发布赏春指南,梨花谷雨等九大春景值得打卡
北京
大戏看北京4月文艺资讯丨《长城》音乐会以旋律传递精神
娱乐
请在花树下停留一会儿,让这一会儿充满爱丨周末读诗
文化
20年前的今天,一位社会学家走了,他的学术人生既喧嚣又孤独
文化
岁末年初之时,重温《浮生六记》中的古代日常
文化
伊丽莎白·毕肖普:尖叫的耳语者
文化
2024,一个书评媒体的回答
文化
时间和纸上,写一些新的符号
文化
老司机强推的小众短线!400公里,解锁华东最具体验感的休闲穿越!
新京号
来门头沟喝咖啡,看这一篇就够了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