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数币“硬钱包”与手机卡“二合一”,数字人民币会颠覆生活吗?
新京报 记者 姜慧梓 陶冉 编辑 白爽
2023-10-12 21:23
未来,只需一张卡,就能实现通信、数币支付、数字身份、交通出行等多种功能,中小跨境电商的海外收款、海外留学生的汇款等也将更加便利。

10月12日,2023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在丰台丽泽金融商务区举行。今年是数字金融论坛举办的第三年,主题是“融合与升级:共建数字金融新生态”。


论坛现场,多家银行机构带来了数币“硬钱包”、跨境支付解决方案等数字人民币应用的最新进展与成果。未来,只需要一张卡就能实现通信、数币支付、数字身份、交通出行等多种功能,中小跨境电商的海外收款、海外留学生的汇款等也将更加便利。


本次论坛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主办,中国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联合主办,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协办。


2023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在丽泽金融商务区举行。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现场

数币“硬钱包”形态各异,实现“一卡多能”


论坛现场设有数字人民币体验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银行均设置了展区。新京报记者发现,各家银行现场展示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基本以数币“硬钱包”为主。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简单来说就是数字人民币的实物载体,即“数字货币芯片卡”。消费者使用数字人民币时,只需要将“硬钱包”在支付终端上“刷”一下,即可完成支付。“硬钱包”是继手机扫码、手机“碰一碰”之后,数字人民币支付的又一种方式。


记者在现场发现,“硬钱包”形态多样,比如近似银行卡大小的传统卡片、卡通造型的异形卡、可以实时显示消费金额和余额的屏显卡等。


此外,“硬钱包”还与各类已有实物载体融合,实现“一卡多能”。比如,将“硬钱包”与学生卡、老年卡融合,支付之外还可实现实时定位、紧急呼叫;“硬钱包”搭载单位工卡,在工区内实现门禁、电梯、食堂、支付等“一卡通行”;“硬钱包”与手机SIM卡结合,可以直接安装在手机中。


数字人民币体验区人头攒动。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在中国工商银行展区,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该行与中国移动合作的SIM卡“硬钱包”。从外观上看,SIM卡“硬钱包”与普通手机SIM卡无异,可正常装入手机,并且不用更换手机号码。公众可咨询中国移动,到营业厅申请更换。目前,工商银行与中国移动合作的SIM卡“硬钱包”仅支持安卓系统。


中国银行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合作的数币SIM卡“硬钱包”则集成了数字人民币、数字身份、交通、校园、养老等场景应用,在手机没电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支付。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行推出的数币SIM卡“硬钱包”已经进行试点应用,在青岛轨交、苏州轨交,实现了在无网无电的情况下进出地铁闸机;在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实现了校园卡、SIM卡、数币“硬钱包”一卡融合,覆盖门禁、用餐、购物等校园场景。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距离全面应用尚需时日。记者采访多家银行了解到,目前,公众还不能随时随地向银行申请办理数币“硬钱包”,更多是以在特定节点、特定区域“尝鲜”的方式逐步推开。比如,中国银行在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以及贺岁季期间开放了一批数币“硬钱包”的申领;特定区域如丽泽金融商务区,作为北京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去年由邮储银行推出了“丽泽通”硬钱包。


对于数币“硬钱包”全面应用的难点和阻滞,多家银行工作人员从基层视角给出观察——尽管“硬钱包”通过POS机等支付终端就可以顺利使用,但是整体应用环境仍有待培育和提升,这包括公众的知晓率、受众的使用习惯、商户的接受度、技术的成熟度等多个因素。


工作人员展示中国工商银行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的数字人民币SIM卡“硬钱包”。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进展

将应用于跨境支付,跨境电商收款、留学汇款更便利


在去年的论坛上,丰台区成立“数字金融创新发展联盟”,首批包括20家机构。今天,论坛发布了该联盟成立一年来的三项应用成果。


其中,跨境支付相关成果引起关注。中国建设银行与Thunes中国(易付达)共同推介了正在研发中的数字人民币跨境收付款方案,包括支持中国企业跨境收款和支持个人留学项下汇款。


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如何高效、安全地收取来自其他国家买家的付款,成为许多中小跨境电商企业面临的新挑战。结算周期长、回款链路不透明和较高的成本是跨境电商收付款的主要问题。记者了解到,此次推介的方案主要是借助中国建设银行与Thunes中国的全球资金清算网络和数字人民币伞列钱包,帮助中小企业完成海外收款。


境外买家在跨境电商平台上下单并支付货款,作为海外跨境电商平台的合作第三方支付机构,货款将进入Thunes境外银行账户,再经由中国建设银行(亚洲)的结算账户兑换成数字人民币,将资金汇入中国境内。进入境内后,这些货款将通过数字人民币伞列钱包,清分至各中小企业的境内数字人民币钱包,完成收款。


中国建设银行数字人民币推进工作办公室高级经理贺薇表示,按照计划,新产品系统、运营机制、信息报送等通过监管机构全面评估核准,并且在客户配合下完成试用验证后,双方将适时发布数字人民币跨境收付款产品和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案是在央行和监管机构的指导下进行的,中国建设银行与Thunes将秉承“合规优先”原则,严格执行境内外所有适用监管规定。


数字人民币跨境方案的另一主要应用是面向海外留学生提供快捷、安全的汇款服务。留学缴费金额巨大,通常需要通过国际电汇账户向学校转账,过程繁琐且周期较长。


贺薇介绍,此次中国建设银行与Thunes合作的“数善达”通过数字人民币在线上完成整个留学缴费,极大缩短跨境支付链条。用户运用中国建设银行的数字人民币钱包,通过手机银行、自助渠道、开放银行平台以及合作伙伴的支付渠道,在线发起个人项下的跨境汇款业务申请,将资金跨境支付至海外收款人的结算账户。


据Thunes大中华及北亚区产品技术负责人潘笑牛介绍,该方案预计将为海外留学生提供130个国家和地区,涵盖80多个币种的汇款服务,并希望实现T+0入账。


从反洗钱的角度看,跨境支付是高风险业务,因此需要付出更高的时间成本。对于安全性的把握,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缪征表示,合作双方将在境内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业务背景审查。


观众现场了解、体验数字人民币应用。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成果

金融业已成为首都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


论坛上,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发布了《丽泽金融发展指数报告(2020—2022年)》。《报告》从丽泽金融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以及产业部署、产业实力、产业创新、产业支撑等主要维度开展全面量化分析和研究。


研究显示,2020年至2022年,丽泽金融产业战略部署持续强化、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产业创新活力加速释放、产业发展支撑不断夯实,这片金融产业新区正加速崛起。


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工委副书记卢军介绍,截至今年9月底,丽泽入驻企业已达1077家,其中金融企业474家,包括中信证券资管、全球跨境支付公司Thunes中国总部等。预计到2024年,丽泽入驻企业总数有望超过1200家。


北京市丰台区委书记王少峰表示,下一步,丰台区将推动丽泽成为数字金融产业发展新高地、数字金融研发与创新策源地,以更优的发展环境和更大的数字金融应用覆盖面助力首都打造一流数字金融生态圈。


从首都发展全局来看,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金融业也已成为首都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


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王红在论坛致辞中表示,2023年上半年,北京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119.9亿元,同比增长6.5%,占全市GDP比重达20.0%。下一步,北京将以深化数字产业化和金融数字化为主线,为数字金融发展提供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编辑 白爽 校对 翟永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姜慧梓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陶冉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石景山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成果如何?三年“成绩单”抢先看!
新京号
中国银行携数字人民币全新亮相服贸会
商讯
服贸会中国银行数字人民币大道全新升级
商讯
服贸会金融服务展本周开幕 四条“打卡”路线抢先看
财经
中国银行精彩亮相2024年服贸会
商讯
重磅!58条,北京公布重要改革任务——
新京号
重磅!58条,北京公布重要改革任务——
新京号
重磅!58条,北京公布重要改革任务——
新京号
重磅!58条,北京公布重要改革任务——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