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寒露,跟“悠栽仔”一起打卡北京中轴线
新京报 记者 曲筱艺 编辑 李铮
2023-10-07 15:44
位于中轴线南端的天桥艺术中心是感受天桥历史文化、领略演艺魅力的不二之选。

北京中轴线承载了7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传奇,今天依然充满生机和魅力。那么,你知道中轴线上的小秘密吗?了解哪个节气的哪处景点最“惊艳”吗?探访过那些藏匿在胡同或者古迹周边的咖啡馆、文创店吗?


“悠栽逛中轴”活动最新一站——寒露。


寒露时节,天气由凉转寒,不妨移步室内场馆游览。位于中轴线南端的天桥艺术中心是感受天桥历史文化、领略演艺魅力的不二之选。作为北京的文化新地标,天桥艺术中心是拥有音乐剧、话剧、舞剧等多种演艺形式的综合性剧场群。来到这里,悠栽仔也穿越回百年前,化身杂耍艺人,耍起了中幡,身段儿模样活灵活现,仿佛得到了天桥艺人真传。秋风吹落了红叶,也吹红了悠栽仔的脸蛋,却丝毫没吹散悠栽仔沉浸在表演中的热情。


看悠栽仔耍中幡不过瘾的话,可以到天桥艺术中心三楼逛中轴主题展。这里有首个以中轴线文化为主题的沉浸阅读新空间——“中轴悠栽读”,不仅可以和一年四季不同限定皮肤的悠栽仔“现场互动”,还能观看“悠栽逛中轴”活动持续一年来,参与玩家亲自投递的AR中轴故事。


“悠栽逛中轴”由黑弓BLACKBOW与新京报联合出品,是一款结合北京中轴线线上-线下地标打卡、数字IP“中轴悠栽仔”趣味收集、AR互动拍照于一身的中轴元宇宙小程序,已正式上线。



“悠栽逛中轴”小程序界面。


这款小程序将“二十四节气”生活方式与北京中轴线历史人文相结合,邀请文博策展人和城市旅行设计师,首批甄选出北京中轴线上的别致人文景观,提倡参与者在不同节气前往,感知中轴之美。



手绘中轴线“遛弯儿”地图,其中人文故事均来自新京报的精彩报道。


你将得到一份珍贵的手绘“遛弯儿”地图,其中人文故事均来自新京报的精彩报道。新京报曾多次围绕北京中轴线进行采访及深度报道,涉及人文、历史、考古、修复、生态等领域,可以为你揭开永乐大钟、赵府街副食店、角楼雪景、天坛古树等独特中轴遛弯儿视角。


人气最高的是“悠栽仔”。悠栽仔设计灵感源于中国传统盆景造型艺术,以坚韧顽强的松树造型为主体,其树干也呈现出“中”字形,内嵌各个年代、节气、中轴地点特色的挂件。难得的是,每到一处悠栽仔都拥有独特的装扮与动作。比如,冬至来到天坛的悠栽仔,就换上了与祈年殿同款的鎏金宝顶蓝瓦攒尖顶耳罩,因为冬至北方都吃饺子,所以悠栽仔也背上了饺子包,还向荣获北京最美十大树王的“九龙柏”借来奖牌臭美。此外,你还可以通过“悠栽逛中轴”小程序中的AR街拍功能捕捉到悠栽仔,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各种创意街拍——悠栽仔甚至能飞檐走壁,替我们到角楼顶上看一看,或者去永乐大钟里转一圈。


另外,在本季中轴景观周边,项目设立了多个“栖居点”,都是各具特色、值得一探的“有故事的店”。你可以在中轴地点遛弯儿的路上,前去休息、聊天,集悠栽仔中轴印章。拿出小程序AR捕获的“悠栽仔”与中轴建筑人文合影的照片/视频,与“栖居点”店员“接头”,在小程序中解锁限定节气-地点装扮的“中轴悠栽仔”,在遛弯儿的路上带来更多快乐。



探索有故事的店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曲筱艺

编辑 李铮

校对 赵琳

图片 黑弓BLACKBOW供图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曲筱艺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新闻8点见丨把孩子送进特训学校的家长们;“过火”的AI聊天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