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假期出行时刻关注气温变化 抵抗力弱的人群不宜“秋冻“
新京报 记者 刘旭 编辑 岳清秀
2023-09-28 19:35

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9月29日至10月6日),全国大部分地区气象条件总体较好,适宜外出活动。其中,华北、黄淮等地气温波动不大,最高气温在25℃左右,外出穿衣仍是长短袖混搭,晚上最低气温10℃左右。


我国素有“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说法。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李金辉表示,“春捂秋冻”确有一定的道理,天气转凉,添衣不宜过快过多,有意识地让身体冻一冻,既可以帮助收敛阳气,又有利于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但假期中后期北方大部将迎降温过程,外出需及时关注气温变化,把握穿衣节奏,远离感冒风险。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医师刘涓提醒,老人和孩子以及手脚冰凉、容易气短、脾胃不好、气虚阳虚体质者都不太适合“秋冻”。这些人的遇冷抵抗力并不够强大,受冻后容易发生不良反应,诱发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有慢性疾病的人也不宜“秋冻”,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冠心病、高血压等患者。这些人一旦受到冷空气的刺激,支气管和血管容易痉挛收缩,进而可能引起患者旧病复发,出现哮喘、心绞痛、心肌梗塞和中风等状况。


“秋冻”绝不是“遇冷不穿衣”,而是秋季穿衣不宜增加过快,适当拖延增加衣服的时间,即要慢慢、渐渐加厚,让人体慢慢适应逐步下跌的气温,但要以自己能接受为限度。当天气突然变冷,适当增加衣服还是必要的,以感觉不冷为宜。北方秋凉来得早,昼夜温差大,早晚气温较低时应及时增添衣物,防止着凉。


科学“秋冻”的“三暖二凉”原则


  • 背暖


外出会随身带一个披肩,这个习惯就非常好,坐地铁或者空调房温度太低,可以帮助挡风防寒,保证背部是温暖的。


  • 肚暖


腹腔里有许多重要脏器但又相对脆弱,腹部受寒容易引起腹痛、腹泻。


  • 足暖


寒从足底生,脚暖全身都暖,脾经、肾经的气血都是从足底升起的。


  • 头凉


头凉就是头面要清爽,不要总戴帽子,头热人容易昏沉。


  • 胸凉


胸凉就是胸前不要捂太多,这样气息不顺,容易烦闷,但要注意腹部保暖。


新京报记者 刘旭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旭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专题丨十一出游健康宝典

相关推荐
新闻8点见丨北京今起启动试供暖,这份九问九答请查收
时事
霜降天气渐冷,中医专家提醒注意调节情绪、平补脾胃
消费
新闻多一度丨多地断崖式降温,今年国庆你经历了几个季节?
时事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8月辟谣榜综述
时事
35℃+!顺义高温黄色预警中,请注意防范!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