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考少考四门,减轻学生负担 | 新京报社论
新京报 编辑 徐秋颖
2023-09-26 21:45
不同科目采取不同的考试与计分方式,既引导初中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又体现中考的选拔作用。

▲2023年6月10日,中考考试结束后,有考生表演“空翻”表达内心激动之情。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北京中考改革迎来了大动作。


据新京报报道,9月26日,北京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改革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中考改革相关情况并发布《关于深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改革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分为考试、考查和考核三类,本次改革从今年9月升入八年级的学生起开始施行,2025年迎来首考。


相比当前,新一轮中考改革的最大变化,是考试科目从10门减少为6门。历史、地理、化学、生物不再作为计分科目,而是作为考查科目,实行按等级呈现成绩。这体现了中考改革“大减法”的改革思路,即通过优化计分科目以及考试、考查、考核方式,减轻学生的学业与考试负担,促进其综合素质发展。


我国新一轮中考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全科开考,两考合一”。对于“全科开考”,一直有不少家长担心,所有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均“开考”,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与考试负担。


但“全科开考”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倒”学生,而是为了“五育并举”,要求初中必须按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开齐开足所有义务教育课程。“两考合一”则是将毕业评价考与中考选拔考“合二为一”,从“全科开考”中选择适当的科目作为中考计分科目,作为高中学校录取学生的主要依据。


因此,“全科开考”不是要求所有科目都采取一样的考试与计分方式,而是可以根据不同科目在毕业与升学中的作用,采取不同的考试、计分方式。这样既引导初中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又体现中考的选拔作用。


北京推进新中考改革以来,一直在对“全科开考,全考全用”进行优化调整。2021年的中考改革方案,是考10门,但要求生物、化学和历史、地理中各选择分数高的一门计入成绩,这也是用不同的方式使用科目成绩。


相比2021年的中考方案,2025年中考方案更清晰,把科目按考试、考查、考核分为三类,功能分为服务于学生毕业与服务于升学。主要服务于毕业的,计等级与合格不合格,主要服务于升学的,计具体分值。


这并不是说主要服务于毕业的科目考查就不重要,反而是促进这些学科摆脱应试,回归学科教学的本身。优化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方式,减少机械性、重复性、低效能的考试内容和形式,这也是坚持减量提质的应有之义。


在给科目做“大减法”的同时,北京中考改革也做了一定的“小加法”,如把物理实验操作计入中考成绩,物理分值80分,其中笔试分值70分、实验操作分值10分。这体现了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视。体育与健康则维持了2021年调整的分值70分,由于中考总分从660分调整为530分,体育70分所占权重有所增加。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做好过程性考核,加强过程性评价。我国中高考改革要突破用终结性考试科目总分录取学生,就必须重视过程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引导学生摆脱唯考试、唯分数。同时,还要深入推进中考录取改革,拓宽学生的升学选择。


中考方案指出,要结合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深化多元评价方式与招生录取方式有机结合。而北京市教育部门正同步健全多渠道、新载体的招生培养方式,深化学区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推动人才培养的贯通衔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升学途径和多元化的成长路径。


相信随着新中考改革方案的实施,北京市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一定会呈现出全新的局面。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张彦君


相关推荐
广州中考改革征求意见,提升语数英分值、数学满分调至150分
教育
“减少日常测试频次”,把学生从频繁考试中解放出来|新京报快评
观点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4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评析
第一看点
热门评论
黄大仙儿_
7天前
最害怕物理实验了,还好我已经上大学了…
士多啤梨苹果橙
7天前
支持 现在孩子压力太大了
啊心想事成
7天前
体育比重怎么还不减反增了呢?这和身体的硬性条件有关啊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