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恭王府和故宫首次合作 百余件文物展现清代皇子公主少年生活
新京报 记者 展圣洁 李木易 编辑 樊一婧
2023-09-25 19:12

新京报讯(记者展圣洁)宫中少年如何识字?皇子们用什么看星星?一方砚台可以做冠架还能当墨盒……9月25日,“喜溢华庭——清代宫中少年生活文物展”在恭王府博物馆乐道堂开幕。

展览开幕式现场。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是恭王府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首次合作办展,共遴选了百余件精品文物,通过天伦、美器、祈福、崇文和修武五个单元为观众展示皇子公主们的少年生活。展品中有国家一级、二级珍贵文物,部分文物首次与公众见面。


观众正在参观掐丝珐琅万福三多纹如意。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在“天伦”中,有难得一见的婴儿尿布、抓周的晬盘,还有小皇子们的玩具等。在“美器”中,可看到能工巧匠的精湛工艺与奇思妙想。在“祈福”中,众多展品福气满满,抒发对美好生活的企盼。走进“崇文”,严格的教育令人瞠目,与之对应的“修武”,内容也极为丰富,从中反映出对文治武功的期待。不同角度的展示解读,为观众们呈现出具体而微的清代宫中少年生活。


清乾隆剔彩“百子晬盘”(局部),这件晬盘专为宫中皇子、公主们抓周而特别制作。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恭王府与故宫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从乾隆皇帝的十公主,到庆亲王永璘、恭亲王奕䜣,这些曾经生活在清宫中的少年,成年后分府而出,均在恭王府这座精美的府邸中,留下了自己的生活印记。

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冯乃恩表示:“我们展出了王府堂款瓷器、恭亲王奕䜣的著书,希望让公众感受到王府历史文化中对精雅生活的追求,并通过传承转化,满足当今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展圣洁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李木易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大戏看北京5月文艺资讯丨五月演出精彩纷呈
娱乐
大戏看北京3月文艺资讯丨音乐剧《理想之城》书写奋斗
娱乐
大戏看北京3月文艺资讯丨音乐剧《理想之城》书写奋斗
娱乐
笔与墨:收藏中国及其映照中的另一个美国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乐与戏剧的碰撞
娱乐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话剧《远方的拉萨河》谱写雪域青春史诗
娱乐
大戏看北京元宵特刊丨国家大剧院歌剧《茶花女》演绎爱情经典
娱乐
第一个“非遗春节”,博物馆里怎么过?
北京
出新、出圈、出海,为什么又是北京台春晚?
北京
大戏看北京1月20-26日文艺资讯丨话剧《全家福》展烟火温情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