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英国要重返欧盟,没那么容易 | 京酿馆
新京报 编辑 迟道华
2023-09-25 11:05
如果英国要重返欧盟,从技术层面到政治层面都将面对许多障碍。

▲资料图:民众在伦敦街头举行示威游行,抗议英国脱离欧盟。图/新华社


当地时间9月23日,数千名英国当地民众高举欧盟旗帜和标语,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他们穿过伦敦市中心到达议会广场,对英国政府和当前英国的经济形势表达不满,呼吁英国重新加入欧盟。


英国于2020年1月31日正式“脱欧”,当时的英国首相、脱欧派大将约翰逊欢呼“英国现在掌握了自由”。然而3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发现摆脱欧盟单一市场的所获得的“自由”代价高昂。


民意的转变,在今年以来的民调中已多次显现。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多数英国人后悔“脱欧”,是否会影响明年的英国大选,而英国有没有可能重返欧盟。


“脱欧”已成保守党政治包袱


英国“脱欧”,原本就是保守党一手推动的结果。


2015年英国大选时,时任英国首相、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为争取连任,承诺胜选后在2016年举行全民公投以决定英国是否继续留在欧盟。卡梅伦本不是“脱欧”派,他推动公投旨在威慑欧盟,阻止不受欢迎的欧盟法规在英国实施。


没想到2016年6月24日的公投,支持“脱欧”者以52%胜出,卡梅伦随后辞职。此后接任首相的特雷莎·梅因四次推动脱欧协议在议会闯关失败辞职,直到约翰逊接任首相才使英国在2020年“脱欧”。


英国保守党为“脱欧”先后更替了三任首相。之后,“脱欧”就成了保守党必须捍卫的政治资产。英国历史上最短命的首相特拉斯原本是“留欧”派,当上首相后就成了强硬的“脱欧”派。现任首相苏纳克也多次为“脱欧”辩护。


但事实上,英国多数民众的感受与这些保守派上层完全不同。英国舆观调查公司7月份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57%的英国人认为英国 “脱欧”是个错误,70%的民众认为保守党在处理“脱欧”问题上极其糟糕。而最新民调显示,认为英国 “脱欧”是个错误的人数还在增加。


实际上,民意在“脱欧”问题上的反复是对英国经济表现的一次非正式投票。目前,英国正经历40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经济下滑。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英国经济增长率只有0.2%,而最新的通货膨胀率依然高达6.3%。


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外部委员乔纳森·哈斯克尔表示,脱欧使英国经济损失了290亿英镑,即每个英国家庭损失1000英镑。一些媒体已经把英国形容为“西欧最贫穷的国家”。而这难免会与“脱欧”挂钩。


可以说,“脱欧”已然成了保守党的政治包袱。


▲资料图:2019年10月19日,在英国伦敦,时任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前)就“脱欧”问题在议会下院发言。图/新华社


工党用“脱欧”为保守党送行


对于“脱欧”这个保守党的政治包袱,英国最大反对党工党自然会大加利用。


英国大选约在明年10月或11月举行。现在距离大选还有一年多一点时间。


对于这次大选,英国工党早已急不可耐。工党上一次执政还是在2007年—2010年戈登·布朗任首相时期,迄今已过去13年了。而现在工党迎来了难得的机会。


2020年英国“脱欧”时,工党的支持率只有约25%,落后保守党约20个百分点。而今年以来的民调显示,工党的支持率始终领先保守党15-20个百分点。


保守党正陷入3年前工党那样的民意窘境。如果工党能够持续、有节奏地在“脱欧”问题上加温炒作,在多数民众对经济感到失望的情况下, “脱欧”确有可能成为保守党自掘的坟墓。


事实上近年来英国关于“脱欧”的争论中,一直就有工党在背后推动的影子。9月23日伦敦的反“脱欧”游行同样如此。


9月17日,英国工党党首基尔·斯塔默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如果工党在明年英国议会选举中获胜进而执政,将争取修改与欧盟达成的“脱欧”协议,寻求与其建立更紧密贸易联系。


这是经过考量的表态。之所以声称要修改“脱欧”协议而不是设定重返欧盟的议程,一方面是为了拉拢对“脱欧”态度中立的选民;另一方面,即使工党能够执政,想重返欧盟恐怕也做不到。


▲在英国伦敦拍摄的议会大厦。图/新华社


重返欧盟没那么容易


如果英国要重返欧盟,从技术层面到政治层面都将面对许多障碍。


比如,能不能满足加入欧盟的“哥本哈根标准”就是一大问题。根据该标准,申请国必须有“执行共同体法规的能力”。而英国当初推动“脱欧”的初衷,就是不希望欧盟法规强加于英国法规之上,想搞特殊。在“脱欧”后,英国执行的一系列贸易监管法规,虽然也基本沿用了在欧盟时的法规,但仍忍不住自行其是。


在与欧盟签署《北爱尔兰议定书》后,英国就曾不断抱怨该协定书引发了北爱政局的不稳定,试图自行修改,差点儿与欧盟打了官司。


为了补偿“脱欧”后的贸易和劳动力缺口,英国还试图绕过欧盟与个别欧盟成员国举行双边谈判,结果被欧盟警告。


一个总想显示特殊的英国,与欧盟的互信关系并没有那么好。而英国如果想重新入盟,需要得到欧盟委员会、欧洲理事会、欧洲议会和所有欧盟成员国的批准,也就是,还需要重新进行一系列谈判。


英国要重新与欧盟拉上关系,目前最可行的路径是借助德国与法国主导的欧盟扩张计划,成为欧盟的“非正式成员国”。但条件是英国支付一定的欧盟年度预算,并受欧洲法院管辖。


问题是,英国是2023年度国债利息负担最重的发达国家,10%的财政收入都要用来付利息。在这种情况下,给欧盟送钱只为成为一个欧盟“非正式成员国”,恐怕保守党和工党都不敢轻易推进。


因此就目前看,英国大概只能继续自吞“脱欧”的苦果。至于伦敦游行民众呼吁的重返欧盟,也只能是呼吁而已。


撰稿/徐立凡(专栏作家)

编辑/迟道华

校对/赵琳

相关推荐
对话辜学武:特朗普的背刺让欧洲痛心疾首 | 新京报专栏
观点
一份母亲节特别书单:来自儿童读物中的24位母亲
文化
六大茶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
新京号
特朗普暂停对乌军事援助,不只是“极限施压”那么简单 |京酿馆
观点
美乌矿产协议,乌克兰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 新京报专栏
观点
“咱奶想演就演吧”:为什么很多年轻人喜欢刘晓庆?
文化
美的、大疆等大厂“反内卷”,居家隐形加班是否成为新问题
科技
关税“过山车”一个月后,义乌商人的重启之路
时事
专访任剑涛(上):现代政治的首要任务是“兜底”,而非提供终极解答
新京号
徐京坤:水手的决心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