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美国医生第二次将转基因猪心脏移植给患者
新华社
2023-09-24 16:01

据新华社消息,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22日说,继开创全球先例后,他们近日完成第二例将转基因猪心脏移植给患者的手术。目前患者仍处于观察期,恢复较好,术后两天就能在椅子上坐起来,还能开玩笑。


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在一份新闻稿中介绍,两例手术由同一移植团队完成。现年58岁的心脏病晚期患者劳伦斯·福西特本月20日接受手术,“目前能够自主呼吸,心脏在没有任何辅助设备的情况下功能良好”。


依据新闻稿说法,福西特还患有周围血管病和内出血并发症,导致他不适合接受传统的心脏移植手术。他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后,于本月14日住院。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次日依据“同情使用”规则紧急批准移植手术。这一规则适用于那些现阶段没有找到其他有效治疗方法、希望成为试验性治疗手段志愿者的危重病患者。通常情况下,“同情使用”治疗风险大。


福西特术前说,移植猪心脏是他“唯一的希望”,“至少现在我有个盼头,有个机会”。


与第一次一样,这次手术团队使用的猪心脏由美国联合治疗公司下属雷维维科尔公司提供,同样涉及10项特定的基因编辑。其中,3种基因被“敲除”或灭活,以降低引发人体免疫系统严重反应的风险;一种基因被修改,以免猪心脏组织过度增殖;另外添加6种人类基因,以提高人体免疫系统接受程度,促进人体接受异种器官。


研究人员从去年1月首例转基因猪心脏异种移植手术中吸取了一些经验。比如,当时接受手术的57岁美国男子戴维·贝内特术后存活了约两个月。研究人员后来在猪心内发现猪巨细胞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怀疑这种病毒与贝内特之死有关联。这次手术前,研究人员找到更好的检测方法,密切筛查供体猪心脏是否出现感染病毒等病原体的症状。


另外,医疗团队还调整用药,对福西特除使用传统抗排异反应药物外,还引入一种实验性抗体疗法,以进一步抑制他的免疫系统,降低排异反应风险。


依据美联社说法,两次手术还有一大区别,即两名心脏病晚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贝内特术前卧床数月,靠人工心肺机维持生命,而福西特没那么严重。


为应对人体器官供应源短缺,医学研究人员长期致力于研究异种器官移植。猪的器官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大小与人体器官相近,被视为异种器官移植最佳供体动物之一,先前一些移植手术就用到了猪的眼角膜、心脏瓣膜和肾脏等。但是,将猪器官移植到人体仍面临排异反应、病毒跨物种传播等风险。


编辑 陈艳婷

来源:新华社
相关推荐
廉价救命药的代价:美国仿制药的前世今生
文化
“高科技”抗癌带来天价诊费,如何让尖端治疗方式更“落地”
时事
《在人间》:“多重人格”能拍出新的可能吗?
文化
牙周病,一个被国人忽略的健康“杀手”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中美互降关税48小时:美国客户“砸单”,义乌工厂加急发货
时事
“戒酒芯片”,能否为酒精成瘾者“刹车”?
时事
心理疾病的污名化与过度美化堪称另一种“疯狂”|活动回顾
文化
与时间赛跑,阿尔茨海默病能靠手术治疗吗?
时事
盖茨青年时的兴奋与慌张,像极了你今天面对AI的样子
新京号
富豪追捧的抗衰黑科技“外泌体”,到底是个啥?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