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关村村史馆打造“科学家创新工作室”,构建“体验式”学习生态
新京报 记者 吴为 编辑 白爽
2023-09-21 20:11

新京报讯(记者吴为)在2023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日暨第13届北京科学嘉年华期间,9月21日,中关村村史馆举行“科学家创新工作室”揭牌仪式,“科学和我面对面”系列讲座首讲《穿越两千年,揭秘磁司南》开讲。


“科学家创新工作室”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中关村街道合作共建,是中关村村史馆发挥地区科研院所资源优势,构建“体验式”学习生态的一次有益尝试。“科学家创新工作室”位于中关村村史馆二层,面积90平方米,包括设计区、研发区和成果展示区,有多种独立研发和专用科研设备,可以开展科技史实证与复原研究、科研成果转化与集中展示等活动。


“‘科学家创新工作室’的设立,为中关村村史馆在展陈空间个性化利用、教育资源丰富性拓展和馆校衔接等方面打开了新思路。”中关村街道党工委书记董智杭表示,希望双方从阵地建设、科学研发、成果展示、学术交流、科普讲座等多方面开展合作,不断提升中关村村史馆展教水平,常态化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科学家创新工作室”揭牌。海淀区中关村街道供图


董智杭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关晓武签署共建协议书,并共同为“科学家创新工作室”揭牌。揭牌仪式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黄兴为双榆树中心小学的同学们带来了“科学和我面对面”系列讲座之首讲《穿越两千年,揭秘磁司南》。


黄兴以自己近年来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为案例,将科学、历史和实验融合在一起,讲述如何克服困难,解决科研难题;带领孩子们操作磁石勺“司南”指南,体验东汉地磁环境下磁石勺的指向性;按照北宋《武经总要》“鱼法”——这一中国古代独门秘技,利用热剩磁效应制作指南鱼,还让孩子们亲手操作了十余种指南针。


黄兴在活动现场与同学们互动。海淀区中关村街道供图


中关村村史馆负责人表示,该馆将依托“科学家创新工作室”,常态化开展“科学和我面对面”系列科学传播活动,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播撒科学种子,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吴为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五个全球前列”和“五个创新领先”,北京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新京号
“智启”亮相、校地合作签约等,海淀启动教育强国首善先行区建设
教育
大兴教育强区再添新动能!以“学有所教 学有优教”绘就优质均衡发展新蓝图
新京号
《前线》刊发:门头沟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北京标杆
新京号
AI浪潮录|周志峰:投资人需独立思考,在不确定性中锚定远方
科技
AI浪潮录|周志峰:北京AI优势根植于顶尖学府汇聚的科研沃土
科技
探秘遵义这5所全国文明校园
新京号
打造“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创新高地,北京市行动计划来了——
新京号
AI大模型、具身智能机器人…黄奇帆李萌王鹤等论道“智能”未来
科技
2025年上半年“金点子”评选结果出炉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