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朝阳未来将新建7所学校,可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0800个
新京报 记者 吴婷婷 编辑 唐峥
2023-09-20 13:36
目前,朝阳区中小学教育集团达到20个,实现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全覆盖。

9月20日,记者从2023北京CBD国际商务季“宜学”朝阳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朝阳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推进有朝阳特色的教育强区建设。目前,朝阳区中小学教育集团达到20个,实现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全覆盖。未来新建的7所学校可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0800个,增加高中学位10500个,充分满足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朝阳区通过引入名校、名校办分校、城乡教育一体化等“外引”和“内扩”方式,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总量。

目前,朝阳区中小学教育集团达到20个,实现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全覆盖。今年,新成立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教育集团、首都师大附中朝阳学校;北京中学教育集团再扩容,新增6所成员校。此外,朝阳区与中国传媒大学深化合作探索建设传媒特色高中,并纳入北京中学集团管理。

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系统新闻发言人孙迅介绍,朝阳区域内适龄幼儿入园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提升至90%。近五年新增中小学学位3.2万个,努力满足区域适龄儿童就近上好学的需求。同时,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和卓越学校建设持续加速,优质高中学位数逐年增长。朝阳区内现有国际学校35所,在北京市具有国际教育总量最大、种类最全、课程最丰富、服务对象最多元等特点,国际学校、学生及外籍教师数量均位居全市之首。朝阳区3所职业高中均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全部入选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名师数量位居全市前列


孙迅介绍,为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朝阳区持续19年深入开展“双名工程”,各类骨干教师比例不断提高。目前,朝阳区特级教师261人,正高级教师192人,市级骨干教师481人,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占全区专任教师比例近六成,骨干人才数量位居全市前列。

干部教师的科研能力快速提升,在四年一届的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朝阳区获基础教育成果奖29项,其中特等奖2项,获奖总数及各等级获奖数均居全市第一。在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朝阳区荣获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分别占北京基础教育的52%和48%,朝阳教科研能力和水平走在了全市前列。

近年来,朝阳区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朝阳区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朝阳区抓住“后奥运”契机,启动“双奥”朝阳校园体育十大专项行动,打造“双奥”朝阳经典系列赛事,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连续3年稳步提升。

近年来,朝阳区中考保持高位稳定,高分段学生分布均衡,优质均衡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高中优质资源不断扩充,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多样化特色发展的局面初步形成,迈入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发展阶段。

将高起点建设一批优质学校


孙迅介绍,朝阳教育将实施“宜学朝阳”八大行动,到2025年,形成具有朝阳特色的高质量现代化教育体系,朝阳教育软实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区域百姓教育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增强。

在扩充优质资源方面,朝阳区将围绕“南部崛起、东部跨越、北部提升”的部署,高起点建设一批优质学校。其中,在朝阳区南部新建北京市十一学校朝阳实验学校、北京科学高中,并在朝阳港引进人大附中办学。在东部新建北京中学东坝北校区,在北部新建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孙河校区等多所学校,未来新建的7所学校可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0800个,增加高中学位10500个,充分满足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同时,继续加快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扩优提质,促进校际均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确保率先通过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区验收。

目前,北京中学东坝北校区项目已于今年5月底开始施工,项目办学规模为78个班,包含初中24个教学班,高中54个教学班,可提供学位3390个,计划于2025年交付使用。

北京市十一学校朝阳实验学校项目小学部预计2024年交付使用,学校项目总建筑面积48499平方米,规划办学规模为72个小学班,可提供学位2880个。

北京市首个科学高中将落户朝阳区王四营乡,北京科学高中是朝阳区与北京市十一学校合作办学,为全日制公办高中校。学校拟建60个高中班,提供2700个学位。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孙河校区争取于2024年9月建成开学。按照朝阳教育板块式布局、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发展思路,结合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分布现状,该学校由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承办,纳入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集团化办学。建成后为54班九年一贯制学校,提供学位2160个。

在创新人才培养行动方面,朝阳区将构建区校联动、学段衔接、贯通培养的“小初高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在国际教育提质行动方面,未来三年全力培育3-5所质量一流、示范辐射效应显著的高品质国际学校,吸引世界各地优秀学生“留学朝阳”。打造国际人才聚集区优质国际教育半小时服务圈,满足国际人才子女就学需求。推动国际学校提供更加丰富的多语种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元需求。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唐峥 校对 朱名恬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吴婷婷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北京昌平发布入学政策,新建校实行多校划片、电脑派位入学
教育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
新京号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
第一看点
重磅!中办、国办发文
新京号
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浙江这么干!
新京号
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芜湖市政府重要通知!
新京号
速查收!雄安新建片区2025年春季转学明白纸
新京号
一把手访谈|石景山区区长: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