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验官手记:带导盲犬乘车“丝滑”进站,城市需要更多这样的无障碍友好环境
导盲犬进地铁还会遇到阻碍吗?如果你乘车恰好遇到一只导盲犬,是会害怕,还是觉得新奇,忍不住上前引逗?
带着这样的问题,“城市体验官”近日跟着盲人朋友白马(化名)和他的导盲犬雅尼坐了一次地铁,观察地铁管理方和乘客们的反应。
白马是一名盲人主播,平时经常参与各类活动,需要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带着导盲犬乘车已是常事儿。
我和他们约在京港地铁16号线国家图书馆站,进站、安检,导盲犬的出现并没有引起路人的不安,进站后马上就有地铁工作人员赶来协助。
我注意到,当地铁工作人员在前方引导时,白马只需给出一个跟随的口令,雅尼就能带着白马在站内顺畅通行,过闸机、乘电梯都没问题。
白马带着雅尼走进车厢,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让部分乘客略有不安,但他们也没有驱赶雅尼,而是起身走到相邻车厢。当然也有不怕狗的乘客,主动坐过来观察雅尼。雅尼全程安静地卧在白马脚边,脑袋紧紧贴着地板,一副生怕吓到人的样子。
在乘车过程中,如果有好奇的乘客用手势或声音引逗雅尼,白马会及时提示:“它正在工作,请别打扰它。”
白马告诉我,导盲犬在工作中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否则会影响其判断,对盲人出行造成危险。如果大家实在喜欢,也请先向盲人朋友询问是否能与导盲犬互动。
到了乘车终点,已有地铁工作人员在车厢外等候,他们一路协助白马出站,直到领着他走上站外的盲道。京港地铁工作人员告诉我,当遇到轮椅乘客或视障乘客时,他们会做好引导,协助乘客上车,并了解其换乘或出站的车站,通知相应车站的工作人员做好接应。盲人朋友如果需要车站提供帮助,也可以在出行前拨打热线96123进行预约。
其实,近两年导盲犬被地铁拒之门外的消息很少见了。北京在2021年11月1日实施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其中明确规定,持证导盲犬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随后,火车站、地铁、公交等管理方相继推出落实举措,助推残障人士无障碍出行。
既然出行体验如此顺畅,那为什么我们感觉平时很少见到视障人士搭乘公共交通呢?白马坦言,盲人乘车会尽量避开高峰期,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出行不给大家带来太大影响。
据中国盲人协会近年来公布的数据,我国盲人数量约有1700多万,相当于平均每82人当中就有一个盲人。他们在努力弥合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我们也更应该理解、关爱这些残障人士。
健全无障碍设施、提高服务水平、营造更友好的环境……帮助盲人走出家门,能做的还很多,我们可以从欢迎导盲犬乘坐公共交通、不打扰工作中的导盲犬开始做起。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景如月 王方杰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