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怀柔展区亮相服贸会,全力打造“科影会聚”新场景
新京报 记者 张赫 编辑 徐美琳
2023-09-02 15:58

新京报讯(记者张赫)9月2日至9月6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在北京首钢园举行,围绕“科技赋能新文旅,创意引领新消费”主题,聚焦“科技赋能文化、文化赋能城市”,集中展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重要成就,文化科技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文化产业数字化、文化创意品牌化、新业态多元化、消费服务多样化的最新成果。同时,发挥服贸会产业化平台聚集效应,聚焦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等行业领域融合的最新成果应用进行推介。


怀柔区作为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重要承载地和重要的生态涵养区,正以“百年科学城、奋斗每一天”为责任担当,全面推进怀柔科学城统领“生态涵养、科技创新、会议会展、影视文化”等功能要素融合发展。据怀柔区文促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的展区以“怀山柔水,科影会聚”为主题,利用文化、科技、生态、文创等新元素,在多个场景中搭载了AI换脸、裸眼3D、手势互动等数字技术,7家怀柔企业以及60余种特色展品线下参展,让广大市民沉浸式感受怀柔的好生活、好山水、好文化。


怀柔之美,在于山水之间,生态环境质量连续8年保持全市前列,空气质量长期领跑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7.5%、排名全市第一。“蓝绿交织”的展区色彩搭配,寓意着科技“蓝”与生态“绿”相融合。鸿雁展翼、择怀而栖,以裸眼3D技术营造出一幅“科学城+影都”“会都+文旅”的恢宏长卷,美丽的大雁正在青山绿水中,缓缓飞过汉唐飞扬、日出东方、雁栖塔、慕田峪长城等怀柔地标……


布展中的怀柔展区。 图片来自官方微信公众号


本次展区在核心位置重点打造科学城系列展陈,以显微世界的“超级放大镜”——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为设计理念,在展区上方打造科技穹顶,16颗相连的星光代表着全区16个乡镇街道,为整个展区带来了“科技赋能”。与此同时,一场“探秘科学城”的互动体验正在上演,游客可以通过手势交互系统,进一步了解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科技创新生态的最新进展,“怀柔一号卫星”“国产无液氮稀释制冷机”等科学城创新成果也在中岛区域展示。据了解,怀柔科学城已经全面进入建设与运行并重的新阶段,“十三五”29个设施平台超三分之一进入科研状态,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快速发展包括71位院士、20名高被引科学家、600余名外籍人才在内的科研人员达到1.8万人,“聚人气、聚科研气”形成良好态势。


在中国影都展示区,最吸引眼球的就是AI换脸技术,《长津湖》《红海行动》等6部影片可与观众实现互动,观众只需要上传一张自己的照片,就可以和电影中的很多明星换脸。据主办方介绍,近年来,《大决战》《梦中的那片海》《胡同》等一批传承红色基因、定格百姓美好生活、展现京城京韵时代魅力的精品力作在怀柔拍摄制作,今年春节档的《满江红》《流浪地球2》等影片都由怀柔出品或参与出品,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摄影学院等七个学院两个学部已经入驻,制片人总部基地、博纳影业怀柔基地、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相继启动,作为国家级影视产业示范区,中国影都将持续深耕影视精品,进一步展示北京形象,讲述中国故事。与此同时,观众还可以通过屏幕视频展示,了解到雁栖湖国际会都的最新发展情况,这里不仅是2014年APEC会议,2017年、2019年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办地,也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举办会场,成功举办各类活动2万余场次,已经成为服务国家顶层国际交往、可举办全流程主场外交活动的核心承载区。


展区设置了怀柔全域旅游数字地图,将“来影都过周末”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相结合,在盘活各类资源的基础上,深挖文化元素、串联旅游资源,以图标+短视频的形式,实现资源展示、获取及推介三大功能。不仅如此,展区实景还原了2022年北京网红打卡地——青龙峡多布营地的洞穴咖啡场景,原本需要划着皮划艇才能享受到的咖啡,在这里就可以市民零距离接触,满足那份悬崖峭壁间的自然体验。驻足于怀柔展区,慕田峪长城、雁柏山庄文创衍生品、御食园、双合盛啤酒、怀柔板栗等“怀柔礼物”也与市民见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烙葫芦的传承人也在现场进行制作展卖。与此同时,在洞穴咖啡场景内一股“消费热潮”悄然来袭,御食园、双合盛等优质商家入驻现场开展直播带货,依托展会现场氛围进一步提升怀柔特色产品销量;温馨的草地露营、诱人的美食,优雅精致的酒店亲子房、个性十足的精品民宿、影都花海、鹿世界等颜值与内涵双在线的“来影都过周末”打卡地也将成为本次直播的“重中之重”,吸引市民群众来到怀柔品味慢生活,体验微旅游,打造“茂林修桐,影都雅韵”的秀美生态画卷。


服贸会的舞台上,怀柔展区为广大观众展现出了科学城统领“1+3”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未来,怀柔区将紧紧围绕首都功能重要承载地和生态涵养区定位,聚焦国家实验室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坚持百年科学城、奋斗每一天,以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为核心,以打造新型城市形态为支撑,以培育高精尖产业业态为根本,以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为保障,不断开创科学城统领“1+3”融合发展和“五态”建设新局面,坚持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展翅腾飞之势,续写时代新华章。


编辑 徐美琳

校对 卢茜

相关专题

共赢未来——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相关推荐
科技筑梦 景耀未来,石景山前沿科技成果闪耀科博会
新京号
2025中国科幻大会将于3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举办
新京号
以会促产以会兴业,文化科技融合共舞,五年实践石景山走出科幻产业发展新模式
新京号
整版聚集!芜湖聚力打造“六个之城”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4月文艺资讯丨《长城》音乐会以旋律传递精神
娱乐
AI数字人赋能千行百业 | 致敬石景山企业
新京号
倪岳峰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河北高质量发展
新京号
聚力打造“六个之城”,芜湖有多拼!
新京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全文 |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