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交通日益便捷化的今天,从芜湖出发前往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长三角主要城市,是否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出差”,比如带上行李、预订酒店、过夜才能返回?答案显而易见。
8月31日下午,芜湖市委、市政府领导率相关载体单位赴上海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招商考察,推动双方合作项目早日落地见效。这次赴沪考察中午出发,晚上就返回,虽然节奏很快,但交流深入,成效显著。特别是短促的半天行程,充分验证了“树牢长三角一体化意识”在交通层面已十分顺畅,从芜湖到上海的空间距离已经逐渐缩小甚至可以忽略,我们必须充分适应与强者为友、与高手为伴的发展格局,自觉摆脱三线城市的自我定位,始终把发展放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中考量与推进!
8月31日上午,芜湖市召开第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闭幕会结束后,市委主要领导率队马不停蹄赶赴火车站,搭乘高铁赶赴上海。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拜访延锋国际。
延锋国际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专注于汽车内外饰、汽车座椅、座舱电子及被动安全领域的研发和制造,和奇瑞有较为密切的业务往来。而据芜湖招商部门和有关载体反馈,企业有对外投资建设汽车饰件生产、销售项目的计划,如果引进这笔投资项目,对于完善芜湖首位产业供应链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兵贵神速,战机稍纵即逝。在这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没有快的思维、快的机制、快的措施,就不能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
从芜湖坐高铁到上海,时长2小时50分左右。下了高铁后,从高铁站乘车到延锋国际公司,用时大约1小时。在如此紧凑的行程下,31日下午3点,芜湖市招商考察团一行已经如约坐在了延锋国际的企业办公室里。
一边是政府考察团一行,一边是企业高管人员,双方的交流坦诚而深入——拟投资的项目重点干什么?企业希望落在哪里?项目推进过程中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政府可以提供什么服务?……大到研发中心、制造基地的布局,小到能源配套、消防升级的保障,双方针对具体问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芜湖市委书记宁波座谈时表示,延锋国际是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优质配套企业,与芜湖产业契合度高、政策匹配度强,双方合作基础扎实、潜力巨大、未来可期。希望通过共同努力,推动双方在制造基地、研发中心等合作领域早签约、早落地、早投产。芜湖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优质环境、更体贴服务、更周到保障,全力支持企业在芜湖发展壮大。
延锋国际负责人则回应说,企业高度重视与芜湖的合作,将全力推进合作项目早日落地见效,并以此为契机加强技术创新、品牌提升、产业升级,为芜湖发展首位产业、构建汽车产业新经济生态贡献更大力量。
高效而务实的考察交流,为项目达成合作起到了“临门一脚”的关键作用,芜湖有望很快纳入延锋国际的全球战略版图中。
从上海回芜湖的高铁班次十分频密。晚上10点44分,芜湖招商考察一行人员所乘高铁抵达芜湖站,结束了半天的赴沪招商考察行程。
近年来,芜湖树牢长三角一体化意识、省域副中心意识、首位产业意识,主动把自身发展放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寻找定位,放在长三角先发城市中找准标杆,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与长三角先发地区走得更密、更近、更亲。
以最近两月来说:
7月1日,芜湖在上海举办第九十一场“畅聊早餐会”,当天上海芜湖商会宣告成立;
7月6日,以“‘芜’湖四海 ‘数’赢未来”为主题的“东数西算”芜湖集群招商专场推介活动在杭州举行;
8月29日下午,“投资芜湖行”系列活动走进苏州,向70余位企业家朋友发出“芜”与伦比、“苏”说未来的诚挚邀约;
8月31日,市领导率队赴上海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招商考察。
根据规划,2024年沪苏湖高铁将开通运营。届时,从芜湖乘坐高铁赴上海只需要1小时40分左右,两地的时空距离再次拉近。去上海办事将显得更加便捷轻松,半天来回也是游刃有余。
上图目前芜湖⇄上海需北上绕行南京,下图通过商合杭高铁-沪苏湖高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进入全面施工阶段的芜湖市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是我市全力打造的十大创新园之一,旨在打造面向未来的智慧绿色、低碳可持续创新园区,预计2025年底建成后将成为芜湖未来的“数字会客厅”。该产业园位于芜湖火车站东广场附近。建成后运营后,如果科研人员、企业高管家住上海,他们只要1个多小时就能乘坐高铁抵达芜湖站,随后拎包步行入驻融研发与生活功能为一体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切身感受到长三角的区位、中部地区的价位的独特优势。
芜湖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效果图
这或将成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芜湖与上海交流、融合的一个缩影!
▍记者:张申尚
▍编辑:安 妮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