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京味儿作品《小井胡同》再登人艺舞台,本轮将迎百场演出
新京报 记者 刘臻 编辑 徐美琳
2023-09-01 11:16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8月31日,北京人艺经典京味儿作品《小井胡同》再登人艺舞台。诙谐幽默的北京话,岁月沉淀的人文情怀,让这部作品陪伴了一代又一代观众。该剧将上演至9月17日。


《小井胡同》再登首都剧场。 摄影:李春光


作为北京人艺京味儿戏代表之一《小井胡同》由著名编剧李龙云创作,1985年在首都剧场首演,刁光覃导演,剧中云集了林连昆、谭宗尧、任宝贤、吕中等一大批表演艺术家。该剧首演后曾轰动一时,成为不少当年观众的戏剧记忆。作品以老北京南城一条名叫小井的胡同为场景,讲述了住在这里的老百姓们从解放前开始到新中国建立后三十年间的生活变迁及人生境况,也从一个侧面浓缩体现了新中国前三十年的道路。这部作品诞生后就成为京味儿戏的代表作品之一,被评论界誉为“解放后的《茶馆》”。


《小井胡同》剧照。 摄影:李春光


2013年,曾经在剧中扮演小力笨儿的杨立新担任导演重排该剧,以全新的阵容演绎了这出京味儿大戏,成为舞台上常演常新的京味儿经典,也是人艺观众心中的必看剧目之一。不仅当年的老观众走进剧场重温这部经典大戏,更吸引一批批新观众去感受原汁原味的京味儿文化和时代风貌。“这个戏很有北京人艺的风格,小人物身上反映大的历史变化。剧中老北京胡同里的老百姓让观众感觉很亲切,从他们的命运去感受人和时代的关系。”杨立新表示,这个戏很接地气,离我们生活很近,这样的京味儿其实不用去刻意追求,“我们的作家、我们的演员,对北京的生活很了解。我们讲好剧中故事,刻画好人物,就自然表现出剧中的京味儿。”


重排走过十年,该剧也将在今年9月8日迎来百场演出。一批演员伴随这个剧目成长。导演杨立新坦言,这个戏很锻炼演员,因为剧中时代跨度大,“难度在于要体现时代的痕迹,观众希望在舞台上看到原汁原味的那个时代的北京生活,和生活在那时的活灵活现的北京人。”如何去还原生活,是这部戏为导演和演员提出的课题。


《小井胡同》剧照。 摄影:李春光


扮演刘家祥的刘辉表示,在这个剧组的十年,是十分珍贵的经历。“角色的台词、调度没变,但是演员经历变了,会把自己更细腻的情感投入角色,更能体会人物丰富的层次。”曾经扮演二妞儿的黄薇从去年开始接演刘婶这一角色,她坦言这个角色对年轻人来说很有压力,但是“从听父辈的故事到演出这些故事”,又有一种亲切的感觉。扮演小媳妇儿的岳秀清和郭奕君,虽然在剧中扮演“反面角色”,但是她们并没有把这个人物当作反面人物去演,而是突出她的色彩和有意思的地方。“北京戏特别需要我们生活在里面。对于演员来说,我们积累的东西永远不够去体验活生生的人,所以十年的演出和创作,每次都是不一样的,每一场都是重新开始。”岳秀清表示。“这个角色是特殊年代的特殊人物。十年了,我们今天还在找那个年代的感觉,一直在学习。”郭奕君说道。石掌柜的扮演者李麟认为十年跟艺术家们一起在小院里体验生活,自己也得到了成长和进步,“要找到时代感,找到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十年了,很感恩剧作家李龙云先生。”饰演石嫂的高倩表示,在作品中要努力讲好北京话,演出人物的善良、朴素、热情,体现人物色彩。


“我是北京南城长大的,看这个戏就想起我们的生活,想起我们的老街坊们。正如龙云在编剧的话中说的,我们就是小井胡同里的那个说书的人。”导演杨立新希望用舞台故事,带观众一起去小井胡同里体会一段真实的生活。


编辑 徐美琳

校对 朱名恬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臻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大戏看北京1月20-26日文艺资讯丨话剧《全家福》展烟火温情
娱乐
大戏看北京1月13-19日文艺资讯丨中芭舞剧《过年》喜迎新年
娱乐
大戏看北京1月文艺资讯丨2025新年音乐会,奏响经典迎新年
娱乐
“大戏看北京”2024展演季闭幕大戏《李白》,走近诗仙的人生
娱乐
大戏看北京11月11-17日文艺资讯丨《京城拍卖会》致敬经典
娱乐
《玩家》亮相“大戏看北京”2024展演季,迎第101场演出
娱乐
大戏看北京9月23-29日文艺资讯丨《红色娘子军》引领展演季
娱乐
大戏看北京9月文艺资讯丨2024展演季创新升级再出发
娱乐
《足球俱乐部》再登曹禺剧场,导演徐昂:创作过程就像“画油画”
娱乐
大戏看北京8月12-18日文艺资讯丨京剧《齐白石》展大师风采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